纵深推进文艺理论研究
立足本土 根植现实
2017年12月08日 07: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8日第134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12月2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新时代文艺学、美学发展与学科建设高端论坛上,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扩展学科边界

  “人民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于文艺“人民性”的理论阐述,科学概括和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体现出对新时代我国文艺发展阶段及其特殊规律的新的认识。

  中国跨入了新时代,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表示,当前人民群众在文化、心理、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由过去的衣食住行进入到美学艺术层次。文艺学、美学学科在扩展学科边界方面迎来新机遇,文艺理论的扩容和边界拓宽,有望催生新的学术生长点。

  在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看来,相对于其他新兴学科,文艺学、美学是比较成熟的学科,有深厚的学术根基,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学科建设也面临挑战和突破。新时代文艺学、美学的跨界扩容和回应现实的客观需要,为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学术命题,也给这一传统学科增添了活力。他认为,文艺学、美学的跨界扩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美学或者生态文学研究;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三是文艺学美学介入到网络文学研究。

  长期以来,对于文艺学、美学发展的探讨,学界大多聚焦学科理论本身,满足时代需要是薄弱环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德胜认为,从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文艺学、美学研究应根植于社会文化转型的现实,将学科发展和建设的眼光与这个时代的精神需要结合起来,对现实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回到中国文化场域

  穿透西方理论影响的迷雾,回望自身的叙事传统弥足珍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圣元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文论研究多注重引入西方文学理论,这与中国文学的立场是脱节的。当代中国文论学科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文艺理论的构建应回到中国文化场域中来。此外,党圣元还提到,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还应该回到现实语境中来,与现实的文艺创作以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联系起来。

  建立文艺研究的中国话语,关键是要以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为出发点,批判性地引介西方理论,开展对话。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认为,从生态美学来说,西方生态美学主要持“阐释”、“分析”的方法;而中国“生生”美学是整体性与关系性的文化研究,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强大的生长力。应从中国传统的诗歌、书法、古琴、绘画中挖掘中国人特有的生存与审美方式,构建创新性的理论形态。

  针对当下“文学理论无关文学”、“失落了文学感受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问题,南京大学教授赵宪章表示,文学理论没有文学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缺憾,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文学,应该回到现实语境,而不是理论本身。他从文学理论的现实性出发,提出文学理论要为文学研究提供有效工具,文学理论的“上手性”与“现实性”应该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两大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文论学科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离不开中西文论之间多方面的深入交流、对话与沟通,但中国文艺理论的构建不能依据西方理论对中国古代文论材料进行选择性书写,疏离中国文论的本真事实。对于中西文论的交流互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启超提出,应多方位地参照,有深度地吸纳,推进文艺理论研究向纵深开拓。

  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并重

  新时代文艺学、美学学科建设成为此次会议的热点话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永青表示,新时代文艺学、美学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基础性研究,基本问题的研究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同时,新技术新媒介推动社会、生活、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由此催生了很多亟待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前沿性问题要关注,但不能把基础性和前沿性对立起来。此外,他还提到,不能简单地把现实话语移植到学术话语中,学术研究要强调学术话语,强调学理性,起到研究者应有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春青认为,文艺理论研究需要有理论观照,但应注重从文学现象本身出发,不能以偏狭的理论作为出发点;应把理论看成一种思维方式,而不能当成一种预设立场;应将理论作为可资借鉴的思路,灵活运用,突破强制阐释的陷阱。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子林表示,学界应增强述学文体的自觉,避免干瘪的概念演绎和空洞的体系构架。中国学者应对迷恋西方逻辑分析和思维方式作出改变,回望古代道说传统,写出有灵性充满生命元气的文章。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