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在京举行
深化汉藏语系语言研究
2017年12月01日 07: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日第13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荣

  11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在京举行。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在书面致辞中指出,享誉学界的“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在迎来50华诞之际,又回到了汉藏语言的故乡中国。1968年,为了团结全球汉藏语研究者,共同推动汉藏语研究,马提索夫教授参与组织并每年召开一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50年来,会议在推动各国汉藏语的学术研究、促进汉藏语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加强汉藏语研究者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之一。数百种汉藏语系语言,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南亚诸国的辽阔区域,语言特征纷繁多样,语言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隐藏着无数的语言之谜、历史之谜和文化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探讨。汉藏语的研究,对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是汉藏语的故乡。中国境内的汉藏语系语言有近80种。随着调查和研究的深入,可能还会有新的语言发现。这是一个缤纷璀璨的语言文化大花园。

  李培林指出,开展和深化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是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为履行这一责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对汉藏语系语言的调查和研究,是科学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必将在新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字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拥有语言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两支语言研究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汉藏语研究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认为,文化多样性的深入发展,仰赖于语言多样性。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对语言的研究,必将是新时期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手段日新月异,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语言学作为领先科学的属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基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期待汉藏语研究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奉献丰富多彩的语言图景,也期待中国在汉藏语研究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解决更多久悬未决的研究课题

  会议创办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教授马提索夫称,创办之初,会议主要强调对现代语言的历史重建,很快吸纳了除汉语和藏缅语外的其他语言分支的论文。当时会议规模尚小,没有小组讨论。如今,会议规模越来越大,参会者也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目前英语国家学者提交会议论文的数量减少,绝大多数论文由中国学者提交。会议将努力解决更多久悬未决的研究课题,包括汉语在汉藏语系中的位置;为原始汉藏语构拟一个单一声调系统的可能性;动词代词化的早期形式;壮侗语言、苗瑶语言、土家语以及白语的发生学地位;汉藏语系内部语族、语支如何划分;进行更多中观语言的重建;对语言接触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等。他希望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未来能够在国际和代际间继续繁荣发展。

  谈到汉藏语系语言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汉藏语系语言拥有世界上母语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也拥有作为很多独特文化载体的大量小语种,包括濒危语种。中国是汉藏语系的故乡,大力开展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是中国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汉藏语系语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印欧语系比较起来,还有较大差距,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还有很多争议,其内部特点及其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汉藏语研究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开拓之后,必将迎来收获和繁荣。

  此次会议共分历史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语音学、韵律与音变、形态学、语法学、类型学及语法化、词汇学等组别,论文涉及汉藏语言的历时比较、共时描写、形态类型、韵律音变、语音实验、古文字文献、语言生态、汉藏语大数据建设、汉藏语与周边语言关系、语言翻译及应用等领域。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