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振兴传统工艺
2017年11月24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4日第133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11月18日,以“振兴·联动·产业升级”为主题的2017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苏州举办。论坛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联盟成立倡议书》,倡议成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联盟。与会代表分享了传统工艺创新创业优秀案例,探索了传统工艺相关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创新模式,并围绕如何振兴传统工艺展开深入研讨。

  促进新时期文化建设

  “振兴传统工艺体现了文化强国这一时代主题,是当前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手段,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赵农认为,振兴传统工艺,以新设计理念介入传统工艺的振兴过程,有助于培育新时期的工艺精神,改善手工艺人生活条件,推动民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更有益于挖掘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抢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工艺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表示,振兴传统工艺最显著的意义体现在促进新时期文化建设上。首先,振兴各民族、各地域活态传承的传统工艺,对于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以及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重要意义。其次,振兴传统工艺能促进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传统工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但振兴传统工艺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还有利于实践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说。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系主任陈红雨提出,传统手工艺人以手上功夫立身,专注技艺、追求完美,是对“匠心”的坚守。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更好地激发手工艺劳动者的创造力,让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从而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逐渐融入现代生活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确定将采取大量举措,为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改变传统工艺不受重视的状况,大力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手艺人逐渐靠手中的技艺发家致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赵罡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各省市相关部门和大型企业的支持,很多之前外出打工的手艺人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有的还成立了工作室,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传统的蓝印花布扎染、刺绣等工艺,结合当前潮流文化、消费心理、审美意趣等因素后,逐步突破了传统造型样式和材料的束缚,融入了鲜活的设计因素,为走进现代生活找到了适合的发展方向和契机。陈岸瑛与记者分享了大理白族扎染技艺的起落。在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白族扎染技艺原本是由社队企业经营发展的,但后来社队企业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当地人接触到背包客以后,才认识到他们常见的这种手工活动居然是一种文化。于是有一对夫妇筹资收购了该社队企业,建立了一座白族扎染博物馆,博物馆中体验活动的收入超过了卖扎染产品的收入。这说明了传统工艺背后无形的文化价值更被社会所承认和需要。所以,振兴传统工艺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还要结合其民族、地域特色,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

  强调传统工艺实用性

  现在传统工艺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只重视传统工艺的产品和产量,不注重文化内涵;过于重视艺术家的作用,推崇大师制作的工艺品等。强调传统工艺的实用功能对于克服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赵农提出,传统工艺品有些是单纯的生活用品,有些是装饰性的工艺美术品,但不论是哪种工艺品,都应该让它们走进市场,走进大众的生活。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不会在机器大生产的环境中被淘汰,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艺产品一般具有某种功能,但无论是何种功能,都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转化,才能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满足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传统工艺才是可持续的。”陈岸瑛表示,振兴传统工艺要进行多元化的尝试,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赵农认为,振兴传统工艺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首先,振兴传统工艺要尊重手艺人,要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手艺实现自我价值;其次,传统工艺可以借助文创产业进行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最后,振兴传统工艺要有学者的参与,帮助手艺人改进技艺。

  赵罡称,传统手艺人应以当代人的身份重新认识和发展传统工艺,使其能更广泛地走进大众的生活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要推动青年传承人、设计师和研究者共同进入传统工艺产业链中,共同促进传统工艺的产业升级;要加强传统工艺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美,进一步彰显传统工艺的独特性。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