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17年11月22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2日第133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过去的五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全面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观的一系列创新性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过去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总结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云飞注意到,过去五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相继颁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多次召开会议。他认为,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高度重视,我国已经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新环保法、“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河长制、环保督查等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并发挥重大现实作用,蓝天更多,河道变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刘仁胜感叹道,五年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速度和密度前所未有,各级政府环保问责和环保部门环境执法的强度和力度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建设乃至党的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得到全面体现。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邓玲看来,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框架,为今后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另外四大建设的融入机制正在形成,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展现出深度融合的趋势,绿色创新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过去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最为突出的领域之一,构成了我国正在悄然发生的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维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举例说,我国在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参与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成绩斐然。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带动全球形成新的风尚。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成效。“生态是一个主题,是一条串联其他各方面的链条,也是当今我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一个背景色、一个基调,其他成果都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成果之上打分。”湖北经济学院《环境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孙永平告诉记者。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观的新论述、新认识,既是我们党对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与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有的现代化建设都必须是绿色的。”邓玲认为,报告强化和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刘仁胜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全新高度,中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很多学者对这一论述产生共鸣。张云飞认为,这一论断不仅终结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而且进一步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邓玲提出,把生态文明视为人与自然两个平等主体和谐发展的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既重视发展文明的生态,又重视发展生态的文明,是一种地球文明的发展观。在郇庆治看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既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观点,也构成相关理论阐释的基础论断。正因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所追求实现的现代化只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持久战

  生态文明建设如同持久攻坚战,绝非可以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郇庆治表示,从“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再到“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作出了明晰的构想与规划。

  在刘仁胜看来,“绿水青山”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大工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点首先要从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将中国建设成布满“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奠定最根本的生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许多问题超出了单一部门范围。对此,张云飞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领导性;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统一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协调相关政策,寻求经济政策、环境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对于未来如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邓玲认为,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二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三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是要深度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色;四是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培育发展中国特色的绿色创新经济;五是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提升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具体路径。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着手,孙永平提出,“一方面,依靠政策和制度的手段在生产端实现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摒弃从前粗放型、低效率的生产模式,提倡新能源、新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在消费端作出回应,推动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民众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