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发展不可逆转
2017年11月10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10日第1328期 作者:记者李玉 段丹洁

  本报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李玉 段丹洁)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的第二届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表示,从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文学来看,文化多样性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我们需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之间的张力,共同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多种文明互学互鉴、多样文化交流共生才是全球化时代的潮流。此次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围绕“文化多样性、人文与全球化”主题,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探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比尔·阿什克洛夫特认为,澳大利亚文学对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问题的关注已经日渐减少。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文学开始关注跨越种族身份的作品,此类作品在土著作家和移民作家中常见。此外,澳大利亚女性作家近年来对其他民族的关注也在增加。

  谈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德林表示,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出现一方面关乎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隐形书写功能,另一方面则关乎知识分子对别样理论资源的寻找。文化研究在中国一直受到文学理论界的重视和文化实践者的关注。

  “我们必须面对世界飞速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光林说,当今时代的“人类想象”已经彻底改变了当代的文化,也产生了新的文学体裁,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仍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深思的视角。

  在彭青龙看来,中外学者就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主题进行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学者理应围绕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的主题发出独特的声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建贡献自己的才智。

  此次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外文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