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抗战史研究国际化
2017年11月06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6日第1324期 作者:记者吴楠 通讯员黄文凯

  本报南京11月4日电 (记者吴楠 通讯员黄文凯)11月2日,相关学者齐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围绕“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话语建构”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表示,要用“世界语”讲述中国抗战史和南京大屠杀史,展现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表示,长期以来,在欧洲中心主义的主导下,中国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国际社会充分的重视与肯定。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世界各国历史研究的发展,从全球视角重新界定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越来越有必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张生认为,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国际化,要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力量的战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要防止把中国抗日战争局域化、边缘化,也要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和碎片化研究倾向,重视抗战史研究,运用多种渠道对研究成果进行国际化传播。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表示,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要走向国际舞台,论证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必须建立一种国际化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专家学者以严谨的学术语言,充分地展现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重大牺牲。

  该研讨会由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