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期待中国的新时代
2017年10月27日 07: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27日第131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阳

  10月25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首次集体亮相,立即成为全世界媒体的聚焦点。“中国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成为各国媒体的共识,也成为全世界的共同期待。

  “习近平为中国未来规划长期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此,澳大利亚前总理、纽约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在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专题稿件《习近平为中国未来规划长期蓝图》一文中表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概述了两个宏伟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接下来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确立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地位。习近平对中国的规划是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陆克文认为,习近平对于中国世界地位的规划可以解读为:势均力敌的新型美中关系、基本规则日益受中国影响的新型国际体系,以及更积极自信的中国外交。

  陆克文在文中称,在习近平为中国未来规划的长期蓝图中,中国将从低收入、劳动密集型、依赖出口的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基于科技驱动的生产率增长和服务业迅猛发展的高收入经济模式。如果能够完成这一历史挑战,“中国得到的长期经济红利将牢牢确保其作为全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

  陆克文同时表示,西方需要反思自己的状况。自从苏联解体后,西方日益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志得意满。“中国正朝着自己理解的全球命运前进。中国有战略。西方没有。”

  “习近平式的共富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九大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韩国《中央日报》的记者对此深有感触。该报记者敏锐地观察到一个细节:“在国内外记者面前,省、直辖市的书记们争先恐后地强调各地区的脱贫成果”,“这与几年前地方书记忙于炫耀地区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经济增长政绩大相径庭”。

  对于这一显著变化,该报道认为,这是由于“从去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改变了将各地区增长率作为评估地方书记的首要标准,而是以是否实现脱贫来评价,如果未完成目标,将对其进行严肃问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求贫困人口众多的22个省的书记们提交各时期、各项目具体脱贫计划。之后在全国各地的偏僻山区掀起了脱贫运动,‘脱贫工程’成为国家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此,该报道分析认为,“我们可以通过18日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问题上表现出强烈意向的背景”。不平等的情况越严重,发展就越将受到限制。中国梦的首要阶段是要解决人民衣食住的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脱贫问题是迈向小康社会的头一道关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课题。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作出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展现出一往无前的气魄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中央日报》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城乡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以及缩小所得分配的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这是“习近平式的共富论”。

  中国反腐败行动将更加深入和彻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25日指出,“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未来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在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反腐败行动将更加深入和彻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对此,《每日新闻》在报道中使用图表一目了然地展示了在中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各机构的层级、职能、地位和权限。该报道还特别提出,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于公职人员监察的全覆盖,将让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没有死角。

  日本放送协会围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和“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该报道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既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又展现了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斗争,从而彻底消灭腐败现象的坚强决心。

  该报道称,随着各级监察委员会的组建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在未来的中国,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的公职人员,都将受到有力的监督。中国将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