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喜迎十九大学者心声
2017年10月16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6日第1309期 作者:

  迎接处于百年之交的党代会

  国防大学教授 颜晓峰

  10月18日,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总动员、总部署。走过了近百年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失败到胜利,从挫折到成熟,成长为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始终担当“两个先锋队”重任的世界第一大党。党的世纪之旅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合为一体,党的历史正是百年中国的一面镜子。岁月冶炼而成的经验结晶,必将融入十九大精神之中,使十九大成为积百年酝酿、集世纪精萃的血脉传承。

  2021年,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交汇点和新起点。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开启党的第二个百年新航程,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启航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十九大将标注出历史与未来汇合、党的历史与民族历史融合贯通、全面小康与现代化承接递进的大写坐标。历史的庄严责任与战略机遇,落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上,落在了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党的十九大必将把握国运大势、不负党心民心、奏响恢弘乐章。

  (本报记者 苏培/采访整理)

  

  旖旎风光更诱人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周永卫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积极响应;反腐倡廉工作成绩斐然,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风气逐渐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做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我对五年来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自豪,倍受鼓舞。辉煌五年重回顾,旖旎风光更诱人。我对即将到来的党的十九大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李永杰/采访整理)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顾红亮

  在当今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需要思考一个核心问题:为谁著书立说?这个方向性问题关系到做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者应心系人民,以为人民著书立说作为研究导向。

  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来说,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结合社会现实需求,提炼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话语,增强民族自信。传统文化需要作出一些合理调整和转化,与日俱进、与时俱进,才能以适当方式更好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达成这个目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从以下研究途径入手:传统文化如何回应重大挑战,为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传统文化如何吸收各种文明的积极成果,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精神的指引;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民族精神因子;传统文化如何走既坚持文化自信又坚持忧患意识的发展道路,化育出中国话语。

  (本报记者 李玉/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