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研讨:有序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7年10月13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3日第130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实习记者 赵璐

  近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年)学术年会智库项目主题专场“科创中心与人才集聚效应的载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学者,围绕“科创与人才集聚”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发挥牵引作用

  创新资源具有高度流动性、创新活动具有空间集聚性,因此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日益成为各国应对眼下和长远挑战的重大战略。与会学者表示,我国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充分发挥其“牛鼻子”作用,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北京发挥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高端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上海发挥科技、资本、市场等资源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高的开放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同意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成为继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后批复的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完善科技基础设施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侠表示,必须认识到创新是稀缺的也是昂贵的,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具备创新的基础支撑条件,包括制度、经济、人力、文化和舆论等;二是具备创新成本优势;三是集聚效应,空间性集聚一定是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空间集聚,集聚以后会产生外部性;四是载体建设,需要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承载;五是分析城市的科技品格,不同的城市风格会吸纳有特定偏好的人才。

  在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科技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手段。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尚智丛看来,完善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有强有力的科技基础设施作支撑。他表示,当代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呈现出集群发展倾向。随着学科的分化、交叉融合,科研的方式以及科研机构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体设施慢慢融入设施集群。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应当集聚式发展,相应的研究机构也应当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科学中心。

  从根本上讲,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于国家目标。尚智丛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保障设施的开放共享、高效运行,发挥设施集群效应”。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基础设施作用,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开发,他认为,应当借鉴国外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探索形成两级管理体制,内部管理采用理事会引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没有好的创新生态环境难以孕育科技创新中心,因此,必须秉持开放理念、弘扬创新文化,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集聚国内外创新企业、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中南大学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蒋美仕提到,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灵魂。首先,创新文化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其次,有效的创新文化依赖于识别驱动创新关键因素的能力,培养这种创新文化能够把一部分人凝聚起来;再次,创新需要更广泛的有利环境来促进从客户到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因此,管理者应为创新理念的收集、评估和资助创建程序,从而为创新文化创造条件。他认为,培育创新文化可以从大力弘扬科学创新、增进科学界与公众的互动互信、培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文化三方面入手;而从个体方面来讲,要养成良好的创新与研究实践习惯。

  此外,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高效高质的科研监管。河北师范大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韩来平表示,科学活动的探索性、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科学活动的自主性使外部管理者难以直接介入,加上缺乏有效的制度性安排以及信息不对称,产生了认知差异和管理困境。他认为,构建一个比较合理的科研活动治理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首先,利用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消解信息不对称;其次,搭建多元参与的治理平台;再次,设置合理的程序,构建常态化的科研活动治理模式。

  此次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