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
2017年10月13日 07: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3日第130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帆 苏培

  党的十九大即将在京隆重召开。带着渴望和期盼,满怀激情与敬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以振奋的姿态喜迎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5年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更是迈上繁荣发展的新台阶,以骄人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研究阐释新的理论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蹄驰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前行。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题已经基本确立,改革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这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市场更有活力,2013—2016年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提升了18位;居民腰包更鼓,贫困人口更少,2013—2016年累计脱贫5564万人;养老保障更牢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提升至2016年的2362元。

  圆梦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展望未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徐徐展开。带着期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难掩心中激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讲到,回望过去的5年,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必将推动国家治理走上新台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姜辉说,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在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看来,党的十九大肩负着总结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绩和发展经验,并为未来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历史重任。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表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向世界宣示我们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还会提出许多新的理论课题,这值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与阐释。

  总结中国实践经验和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续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5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不负众望,各展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成就卓著。近年来,在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等哲学教材或著作相继问世。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数量共计459个。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研究内容更接地气。荆林波告诉记者,这5年,国家越来越关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尤其是构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我们现在正逐步摆脱简单的以影响因子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学科人才梯队也更加科学,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顾红亮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素材和养料”。他认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处理好理论创新与解读中国实践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理论自信与搞懂时代课题的关系,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认清和把握时代课题与发展大势,增强理论自信,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入新阶段;三是处理好理论作用与坚持理想信念的关系,不能抛弃理想信念,正确发挥理论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人民群众的智慧。

  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繁荣,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国实践、中国道路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去深入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撑。姜辉表示,实践在发展,思想也要发展,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当下,以高度的自觉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创新,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规律。

  科学理论是引领时代的精华,是先进政党的灵魂,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伟大旗帜。梁启东认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内涵,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在世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彰显了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独特优势。扬帆起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冲锋号嘹亮响起。可以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塑造和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新形象的现实需求和重要途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备世界格局和国际视野。这要求我们既要引进人才,更要培养一批高端国际型人才。梁启东提到,应当积极鼓励学术交流,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并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努力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完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充分发挥智库等团体的平台作用,推动优秀成果“走出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把握主动权。

  姜辉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不能是论文发表多少、著作翻译多少等机械的“走出去”,而是要将我们的思想、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真正理解和接受。

  谈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顾红亮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历提出,“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把讲问题与讲主义结合起来,把真实地讲与真诚地讲结合起来”。他表示,在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讲述的内容和方式,还要注意讲述的态度,实事求是真诚表达我们的发展模式与经验,以互相尊重的态度传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既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也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荆林波看来,“走出去”和“引进来”是一对辩证关系。“走出去”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要知我所长和所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要因学科而异,中国有很多传统人文学科是国外需要“走进来”向我们取经的。“走出去”需要构建一支一专多能的专业化队伍。此外,他还认为,我们在对外交流中,要增强自身话语权,不能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要增强设置议题的能力,提炼标识性概念。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