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7年10月09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9日第1304期 作者:记者李玉 潘玥斐

  本报上海10月7日电 (记者李玉 潘玥斐)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年)学术年会学科专场上,与会学者围绕“文化自信与中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展开研讨。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对文明有着不同的理解。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方铁表示,以不同文明逐渐接近、相互交融为基础,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趋势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统一国家的形成、巩固同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红杰表示,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包容性。

  方铁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多种文明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中华文明由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组成。三大文明长期共存、互补、互鉴。历史上,三大文明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碰撞与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这就是我们文明的主体,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巩固。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伍雄武看来,民族精神贯穿于各种文化形态当中,并把各种文化形态连接起来。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民族的灵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淑娟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的基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精神上相互契合。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纳日碧力戈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学界从多学科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众多的民族、信仰和多元文化并存,还在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无法用简单的概念来概括。研究者必须走入实践、走进现实生活,以立足实践的考察和探索形成理论研究,才能与实践实现有效互动。中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还涉及多民族语言翻译的问题,文化观念的译介直接影响到思维方式的塑造,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的重视。考虑到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结构的特殊性,研究者还需要从文化认同角度出发,探求各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共识基础。如何使多样的民族文化凝聚为一个文化共同体,需要以一种创新性的思维和路径去探讨和实践。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