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2017年09月08日 07: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8日第128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学者表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深叶茂。

  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杨杰表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多年而不衰,就是因为优秀文化之“根”绵延至今。人与文化是一种互动关系,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汲取文化精华、驱动文化发展,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扎根群众日常生活。只有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日常生活,人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接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精髓才能内化成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在今日也闪耀着思想智慧的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让群众真正认识、真正掌握、真正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素养。丁国旗谈到,只有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才能形成文化氛围、真正实现文化传承,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这是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现代化发展,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淡化趋势。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梁玉水对此表示担忧。他谈到,当前我们特别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为内容,对生产生活进行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内涵提升。这将有力推动并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为生产生活提供文化精神和文化营养,注入中华文明优秀基因,形成发展的不竭动力。

  培育共同情感价值

  日常生产生活是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最肥沃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对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在丁国旗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出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与精神。通过多种形式,让个体内心发生变化,求真向善去伪,让高尚精神情趣回归日常生活,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守护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日常生活,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生产生活。梁玉水告诉记者,近年来,诚信、正义、民本等价值理念被人们认同并自觉接受;城市规划与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功能与特色等方面的结合,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破千城一面的景象;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涵养了现代企业文化和精神,发展了一批文化特色浓、信誉高的知名品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的生活典型、道德楷模大量涌现;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滋养人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质的满足并不等于心灵的满意,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觉的追求。”梁玉水说。

  在融入中进行创造性转化

  人和文化的互动是将生物意义的人转化成社会意义的人的过程,人们接受文化教育,是他律到众律最后到自律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落根,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杨杰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从国家治理到国家发展,从修身养性到价值观提升,都要回归文化本身。同时,他谈到,日常生活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特别注意两点:首先,正确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关系,两者需要交流互鉴,互取精华,实现西方文明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甄别,分清良莠,弘扬那些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

  丁国旗表示,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重视文艺的作用、重视传统节日的作用、重视示范的作用、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谈到,首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需要符合时代特征。文艺作品要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雕细琢,打造文化精品,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传播,形成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通过诗词吟诵将观众带入富有诗意、诗性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境,通过嘉宾解读点评,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使这些诗词与现代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可以说这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传播形式。其次,在重要传统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在娱乐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彰显传统节日的意义。再次,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凸显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本质,展示忠义孝悌、礼义廉耻、伦理亲情等优秀传统美德,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最后,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力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格局,以此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保持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