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2017年09月08日 07: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8日第128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胜利实现,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再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遵循问题导向、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和全面落实的路径,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人民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荣军表示,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发生的;同时,它们又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何怀远表示,近年来,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在国际政治事务和全球治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今天的世界,没有中国的参与,许多重大全球性问题不可能得到最终的合理解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表示,“三个意味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定位,也是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的基本依据。

  在陈金龙看来,这“三个意味着”分别从民族复兴的维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维度和国际意义的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进行定位。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复兴经历的三个阶段、三个步骤,这一历史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特色,也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富起来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态势。受访学者表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长足进步,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未雨绸缪,决胜千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判断更加准确,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更加清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加坚定自信。

  金民卿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历史性发展,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将极大地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更加雄厚、道路更加宽广、保障更加有力、精神更加振奋、力量更加强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