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学者:民族复兴为理论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08月30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0日第128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 查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开辟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8月23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的“理论自信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在沪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理论自信形成于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值得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学习和研究。”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燕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客观描述和阐释,更蕴含着值得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和阐发的重要价值。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力之认为,理论自信的历史文化底蕴来自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这一实践缘自于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正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理论自信逐渐形成。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光峰表示,重视理论创新,注重在理论创新中坚定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善于在解决实践问题中创新理论,在回答重大理论疑惑中创新理论,在将具体经验上升为系统学说中创新理论,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中创新理论。注重在理论创新中坚定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武器。

  深刻把握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与会专家学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在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看来,“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前一个主题的正确性,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重大影响,已为历史所证明,后一个主题的正确性,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重大影响,也正在为历史证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

  “对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对国情的深入分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升华奠定了科学基础。”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孙力向记者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进人民共享幸福生活这一价值目标实现,其创造性贡献在于运用历史辩证法破解遇到的难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红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前途与命运的自信,为探索整个人类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其他国家思考人类更美好、更和谐的前景提供了一种可能。

  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国娟认为,理论自信是战略定力的前提,战略定力可以增进理论自信,两者共同筑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之上。当前,中国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前所未有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增强定力,沉着应对,妥善解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权衡则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学习、鉴别、比较、吸收、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进而也是不断增强理论自信的过程。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理论成果,也是理论自信的表现。为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精神状态,注重融通多种资源,在学习分析中加以吸收和借鉴,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增强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战略定力来源于对自身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自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周敬青提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现在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的价值取向等理论属性的不断深化与丰富之上,这些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的关键因素。满足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不同需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一以贯之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