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7年08月28日 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28日第1279期 作者:

  本报敦煌8月25日电 (记者朱羿) 8月23日,“2017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暨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开幕。

  今年是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诞辰百年。段文杰是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是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享誉国际的敦煌学家、艺术家,也是敦煌研究院的开创者之一。此次研讨会缅怀段文杰先生在洞窟保护、壁画临摹、艺术研究、文化普及和人才培养、学术引领方面的杰出贡献的同时,还将总结几代莫高窟人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领域的探索经验,共同探讨中外敦煌学、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当日开幕仪式上,法国远东学院教授郭丽英回忆了段文杰先生1983年在法国巴黎开敦煌学会,以及带领敦煌研究院专家学者到巴黎参加中法敦煌写本与壁画学术讨论会时的情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荣新江回顾了段文杰先生倾力促成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筹备、建成的历史。

  

  本报宿迁8月26日电 (记者王广禄)8月25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宿迁市委宣传部主办,宿迁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生态+”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

  在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张建新看来,“生态+”是将生态与经济紧密结合,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产出的同时,运用生态理念改造产业环境,通过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实现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应恒表示,环保与财富增长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要强制治理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推动绿色发展,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修复绿水青山,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乡村,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与融合发展。

  

  本报上海8月26日电 (记者李玉 查建国)8月24—25日,主题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六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王时伟表示,长期以来,国际上通行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准则和方法带有明显的西方印迹,这些原则和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东方的文化遗产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东亚各国文化遗产工作者有必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具有亚洲特色、东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规则,推动亚洲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王金华对中国石窟寺的保护现状进行梳理时表示,中国石窟寺自成体系,与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文物类别相比,石窟寺体系是最完整的。中国石窟寺是人工构筑物与自然山体结合的地质体,不同区域石窟寺的质地结构、环境条件和保存状况差异都很大,存在的病害类型及破坏方式差异也很大,此特点决定了中国石窟寺保护工作的独特性。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