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世界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
2017年08月16日 07: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6日第127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聪

  为推动我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8月1—3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分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大连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世界文学”理念新探索与“比较诗学”学科新路向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来自国内近3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探索“世界文学”新理念

  1827年,歌德在与艾克曼的谈话中提出“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滥觞。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世界文学”表明,人类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精神生产都开始具有一种世界化倾向。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后世学者解读、分析和阐发,并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学百年来不断追求与世界联结的愿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比较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关于“世界文学”的新理念不断涌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幼壮认为,“世界文学”概念在当下再次被关注与探讨,是由于现代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文学”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趋于一致。他借用本雅明“光晕消逝”的说法表明,人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世界文学”,从而发展出新的研究主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谈到,“世界文学”从来没有一个确切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这一概念在当代的最新发展,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文学跨语言、跨国界传播的新走向。与此同时,看到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认同、文学运行和经典化的生成条件及概念化过程。因此,不能将“世界文学”概念理解为所有文学的整体或世界上最佳作品之经典。“世界文学”应成为理解文学的新视角:若要跻身于世界文学,文学作品必须具备超时代、跨地域的特点,可以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被广泛阅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启超借助对法国当代批评家巴斯卡尔·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的理论分析提出,可以将对“世界文学”的考量转换成对“文学世界”的勘察。将“世界文学”看成一个整体的、在时间中流变发展的文学空间,该空间拥有自己的“中心”与“边缘”,而这些“中心”与“边缘”并不总是与现实相吻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汉广认为,当谈论“世界文学”概念时,应该注意对文学的同质化与异质化、时间性与空间性、普遍性与超越性三组矛盾范畴的分析,同时要避免文学发展的单极化倾向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伟昉认为,要实现具有多样化特征的世界文学经典性,需要真正破除“欧洲中心论”,要大力培养和造就小语种翻译人才,使欧美主要国家以外的多样化民族文学得到广泛重视与传播,还要强化对东方文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唯此,那些具有多样化个性特征、能彰显人类普遍价值内涵的民族文学,才有可能在持续的多元化阅读与研究中成为经典。

  明确“比较诗学”学科自觉

  “世界文学”理念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不仅影响到了现代人对“世界”与“文学”的认知,也对比较诗学的学科建设和内部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明确比较诗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和问题意识,在当前显得极为重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辉从对奥尔巴赫《世界文学的语文学》拉丁文引文的解读入手,以小见大,对比较诗学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在他看来,人们对待世界存在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熟悉自身的文化和文明,并对其褒爱有加;二是不仅熟悉并褒爱自身的文化与文明,而且能够努力了解他者、关注他者甚至融入他者;三是完全跳出既有文化与文明的限制,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人们渴望理解的他者。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比较诗学的研究应该以“境界一”为前提,从对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中的事件、材料、人物的研究出发,以一种国际化的眼光和胸襟,满怀对自身文化和文明传统的尊重理解,揭示并解释人类缤纷的文化现实,以更明确的学科自觉,探究并展现比较诗学研究的人文学魅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教授胡继华在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西游记》与《荷马史诗》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越位之思”的概念。他认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存在互相认同的可能,异质的文化精神之间也存在互相会通的可能。文化越界、文化会通和文化超越,势必为经典作品的解读带来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和跨文化的方式,同时又构成比较诗学研究的不同维度,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可以展现世界文学的格局与气象。因此,在现代性的复杂境遇下,不能自满地或者僵化地理解和运用自体文化资源,而是要借他者为镜子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建构与自我伸张。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宋炳辉认为,以语言、文化、国族、学科等跨越性研究为宗旨的比较诗学,从其萌生开始就始终面临着差异与普遍、多元与整体的形而上命题挑战。克服差异、寻找相似、发现类同,乃至提升普遍性,是该学科最基本的运思逻辑。在此意义上,动态关系的视角是世界文学谱系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又是比较诗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属性的体现。

  中国文学世界价值日益凸显

  现如今,随着世界经济、文化日益发展,中国文学的世界图景发生了巨大改变,重新审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汪洪章认为,中华文化、文学、文论发达较早,且从未间断。在时空高度压缩的今天,需要创造性地构拟一种崭新的文学发展时空观,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对世界的历史影响,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重新定位。同时,如何借助传媒技术等文化传播机制,不断拓展优秀的中国古典及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影响,也是值得广大人文社科学者认真研究的问题。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程爱民对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以汤婷婷、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女作家的文学创作,在叙事方式上受到了中西两种文学传统的影响。作家一方面试图用短小的传说故事吸引美国读者,另一方面又希望将“中国人”的故事置入更大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背景中, 并赋予其独特的含义。因此,借助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结构,美国华裔文学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以及碰撞与融合的过程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使得小说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冰对当代俄罗斯学者基于巴赫金涉及故事体、对话体等各种言语体裁的“超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张冰提出的“他人言语”模式类型观、“直接言语、间接言语及其变体”的“线形”文体观,以及在语言学诗学意义上展开的中国文学研究,揭示出中国文学在西方文论“异质”语境中的独特图景。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