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发展中国产业经济学理论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2017年08月16日 07: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6日第1271期 作者:本报记者 肖昊宸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产业政策要准”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产业经济学凭借理论优势,聚焦产业问题研究和产业政策制定,主动服务产业经济发展,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在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理论。

  面向实践的应用性学科

  中国产业经济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政策的紧密结合,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明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齐兰认为,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其应用性表现为明确的问题导向,尤其是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予以解释及解决。例如,目前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重点就是围绕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三去一降一补”等问题展开的。可以说,中国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我国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有着密切联系。

  这种应用性还表现在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具有较为突出的政策含义。齐兰认为,中国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从一开始就与产业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研究的选题及重点随时间变化而相应变化,研究的时代性特征明显。进入21世纪,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也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和“双重挤压”时期。同时,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在我国迅速兴起,催生了产业新业态、产业组织新形式、商业新模式等的蓬勃发展,给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创新带来巨大空间。此时,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重点更加具有时代性和中国特点,包括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等。

  理论框架具有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学习借鉴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及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逐步形成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教授刘慧芳表示,中国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等。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的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安全理论、产业生态理论也纳入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拓展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视野。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霞辉看来,中国产业经济学理论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解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冲突。二是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问题。在工业化研究方面有一个重要共识,那就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转移,劳动生产率能够整体得到提升,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此外,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产业结构理论关注的重点。三是产业发展理论,主要研究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发展政策等问题。

  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齐兰提到,一是在研究方法方面,虽然开始采用应用学科通行的实证研究、计量研究方法,但运用案例研究、博弈论等方法深入研究中国产业实践中独特现象和最新问题有所不足。二是在研究内容方面,对中国产业经济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重大问题及发展态势的深入研究不够。同时,对现有大量考察实例及经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总结提炼工作不足,尚未形成独特的中国特色分析范式。三是在研究深度方面,包括范畴界定、选题确定、理论创新等还有待提升和完善。

  在提升研究水平、完善研究体系方面,齐兰建议,一是在定性分析、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注重实证分析、计量分析、案例研究、博弈论等研究方法的提升。二是继续保持并增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以中国现实情况、发展阶段和制度条件为研究背景,探索并提出新理论,从而提高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和解决能力。三是促进与国际产业经济学的交流,形成更多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产业经济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齐兰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及中国经济学家不断深入的理论探索,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将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