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驱动城市转型升级
二线城市人才“抢夺战”打响
2017年07月21日 07: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1日第125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实习记者 赵璐

  当经济发展步入知识和技术密集时代,“人才决定未来”已不再是一句口号,我国多个二线城市人才“抢夺战”早已悄然打响。有关学者表示,人才资源是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培植城市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

  人才资源储备恰逢其时

  人才是创造城市经济价值的主要力量,是创新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乾表示,“抢人之战”,既是二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才流向调整的必然趋势。我国部分二线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较快,这不仅激发了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也为吸引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一线城市户口指标逐渐收紧、生活成本日渐高昂,在这些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人才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开始向二线城市流动,这也为二线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认为,二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急需新的驱动力,人才资源储备恰逢其时。

  城市发展转型的中枢力量

  当经济发展模式陷入瓶颈、人口红利趋于式微、城市病愈演愈烈,我国城市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现代城市要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制度和市场为发展基础,以集聚为发展手段,以生态为发展理念。”黄乾说。

  在姜全保看来,区别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低碳化,即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城市整体生活的碳排放量;二是生态化,即在城市经济科学的开发过程中注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协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相匹配;三是智慧化,即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信息网络技术,采集、分析和整合城市运行中的关键信息和系统资源,在城市功能系统中实现信息交互和需求的智能响应。

  人才是城市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对于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姜全保认为,在全球经济结构转型、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城市转型强调产业转型、技术创新,而人才是技术的创造者,是城市发展转型的中枢力量。同时,伴随着城市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城市从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而服务经济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人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此外,城市转型意味着城市布局、发展模式、结构功能将要发生变化,现代化城市运作需要大量有良好教育背景、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让人才“把心留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二线城市多措并举,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落地生根?

  “人才引进过程中,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要扮好服务角色。”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庆明说,“人才只有落到企业(包括生产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应该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分工,确立企业作为引进人才主体的地位。政府作为服务者,主要负责解决人才落地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其免除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引才容易守才难’的问题。”

  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黄乾认为,一是创造良好的经济和产业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二是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重视城市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对城市的精神归属感;三是形成良好的就业、创业和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灵活的制度环境和宽松的市场环境;四是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让城市更加宜人宜居。另外,政府还要为人才提供明确的需求信息,引导人才流向,形成人才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赢”局面。

  让人才“把心留住”。姜全保认为,首先要求政府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公正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支持模式,促进各类人才发挥能力和向上流动。其次,强化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人才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人才对科技成果的自主处置和收益获取机制,通过奖励、分红等方式激励人才实施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多种分配方式,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统筹兼顾,研究不同人才群体的不同诉求,采取相应措施,物质与精神激励并举,因材施“策”。再次,优化人才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开发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等多种方式发挥资本的推动和支持作用,搭建和完善人才创新发展平台,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激情,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最后,为人才营造宜居环境。增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解决人才实际困难。

  “当前抢人大战是一件好事。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我们要把观念从‘人口太多了’转变为‘人才太少了’,做到人尽其才,从而更快推动中国发展。”姜全保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