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汉堡:二十国集团联动世界
2017年07月07日 07: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7日第12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7月7—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汉堡峰会吸引了各方高度关注。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G20,能否落实杭州峰会成果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动G20升级整合?

  7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G20、全球治理与中国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学者表示,后杭州峰会时代,中国应与汉堡峰会的东道主德国和下次峰会的东道主阿根廷共同努力确保G20机制发挥实效。

  承续杭州峰会主题

  以“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汉堡峰会围绕确保稳定性、改善可持续性、承担责任三大关键词展开,讨论世界经济形势、贸易、金融、数字经济、能源、气候变化、发展、非洲、卫生、难民、反恐等广泛议题。“汉堡峰会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的承续延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说。

  在梳理了G20历届峰会主题演变后,白明表示,共同发展与协调发展成为近年来G20峰会的两大诉求。共同发展要解决的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协调发展要解决的是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杭州峰会的“创新”、“活力”与汉堡峰会的“确保稳定性”同属共同发展范畴,而杭州峰会的“联动”、“包容”与汉堡峰会的“承担责任”则都属于协调发展范畴。白明认为,汉堡峰会与杭州峰会保持连贯性与延续性,有助于塑造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汉堡峰会与杭州峰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杭州峰会尤为重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议题,汉堡峰会更关注难民问题、反恐、融资、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议题。但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张胜军看来,只要抓住大势、讲好中国故事,仍然可以“把杭州的戏唱到汉堡”。

  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今年3月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删除了联合公报中无条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辞,这个在G20发展进程中十分罕见的事件引发舆论对汉堡峰会走向的关切——站在经济全球化的十字路口,汉堡峰会能否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避免倒退并且有所作为?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首任G20事务协调人何亚非认为,经济全球化面临空前挑战。与一些西方国家迎合逆全球化思潮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汉堡峰会需要认真考虑把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思想融入G20共识,成为G20应对全球挑战的新思想新方案。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何亚非看来,G20需要更多关注经济全球化的普惠性问题,进一步重视发展问题,着力解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只要世界上还有国家落在经济全球化后面、没有实现工业化、没有实现持续发展,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与发展。”

  “G20要把握方向,吸取历史教训,形成战略共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表示,构建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国际治理机构,对管理全球经济的竞争与冲突至关重要。这一点在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历史中得到了鲜明体现。1933年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本意是通过国际协作来应对危机,但最终却未能建立起一个全球性贸易金融合作机制。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将世界经济拖入深渊。“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教训,坚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共识。”

  与一带一路相互促进

  不久前在北京成功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G20汉堡峰会主题高度契合。一带一路与G20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国际上呼吁一带一路对接G20之声日益高涨。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所言,“一带一路的推进将在全球范围内为G20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和强劲动力。”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2017年G20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一带一路与G20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在理念和目标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一带一路致力于推动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和加强政策沟通,形成协调发展的合作,这与G20致力于推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高度一致。一带一路提出加强基础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以此挖掘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重大调整,这与G20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不谋而合。

  为推动一带一路与G20实现对接,《报告》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做好前期工作,理顺有关各方关系,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取得“和平共建、互利共赢”思想原则的共识。第二,在相关的具体项目建设各自负责的前提下,加强沟通、协调,避免项目交叉、重复投资等,提高互助合作的成效。第三,动员全球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改善沿线区域民生。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