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学者:促进公共文化供需有效匹配
2017年06月23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23日第1233期 作者:本报记者 苏培

  目前,我国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已明确,落实这一宏大目标就必须配套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建设。近年来,中央政府持续大力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三馆一院”、农家书屋等工程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得到普及。

  引领建设方向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包含大、中、小三个范围。小范围的重大工程主要是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如国家级重大文化设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等;中范围的重大工程还包括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大范围的重大工程还应该包括公共文化创作产品生产和供给。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认为,这些重大文化工程既是落实国家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又是各级政府借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胡惠林表示,《纲要》中提出的五项重大工程项目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阅读工程。通过全民阅读,可以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有助于公民更好地理解政府政策,使公民与政府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这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大有益处。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看来,《纲要》以专栏的形式列出需要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五项重大工程,体现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注重有用、适用、综合、配套的原则,对于补齐短板、聚集重大任务、明确工作抓手,引领“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匹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现雏形

  贾旭东告诉记者,经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的努力,应该说,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短板,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空白、不达标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丰富、供需错配等突出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或缓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厦已现雏形,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过多,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项目主要还是“还账”,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

  傅才武表示,国家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扩建,一大批大型剧院剧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性文化站等相继建成使用,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但在老少边贫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薄弱,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仍然存在差距。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快速成长,逐步成为中坚力量。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与供给总量稳步增加,产生了一批精品力作。

  更新文化投入观念

  如何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在贾旭东看来,首先需要更新文化投入观念,树立文化投入是“投资”的新理念。其次,需要政府动员、整合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文化发展繁荣的能力。再次,需要创新实施模式,一是从建设之初就统筹考虑建设、使用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要让运营主体参与项目策划、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二是进一步放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限制,切实落实激励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会力量成为实施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专业能力、管理技术和资金对于提高项目绩效的作用。

  傅才武谈到,依据《纲要》的部署和安排,首先,需要明确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把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财政保障,落实和改善文化税收政策,加强文化建设用地保障,特别是要将文化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用地需求;其次,要尽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主导并不排斥社会力量,相反,社会力量的进入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效率。要在文化领域大力引入PPP模式,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和产品服务供给。最后,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老少边贫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强化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及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建设。

  胡惠林提出,作为政府行为,在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贯彻相关理念,又要有一个实践中可操作的抓手。政策的制定要与实际相结合,接地气。例如,偏远地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其配备的图书要有针对性,能够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农村及社区文化站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设置与农民实际相协调的工作时间等。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