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苏州召开
增强甄别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能力
2017年06月02日 07: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2日第1218期 作者:记者李潇潇 实习记者姜晓磊

  本报苏州5月29日电  (记者李潇潇  实习记者姜晓磊)为进一步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准确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动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5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国外社会科学》杂志以及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2017)”在苏州召开。来自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当代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不能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学科,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中国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指导思想,如果只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就会弱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各学科灵魂和指导思想的作用。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他提出,不要停留在借用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话语、概念、思想的阶段,而要推动其理论的中国化、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加强与国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进行沟通、与国外著名学者交流与对话,推广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伟大的成就。同时,也要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问题。

  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平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重新重视《资本论》研究,以此分析各种危机产生的原因,但他们远离了马克思的批判路径。马克思是从意识形态批判走向资本主义批判的,而国外马克思主义却将批判的视角回溯到文化、符号、意识形态等社会机制上,这并不足以解释当今世界,更不足以应对和解答现实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冯颜利提出,要重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不要为研究而研究。在选择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某个学者、流派、范畴时,要多反思这个学者、流派、范畴的研究价值何在,是否有利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利于发现、分析与解答当今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对也有错,如何甄别对错和是非?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既需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需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还需要从当今中国、世界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国外学者的交流、对话中不断增强我国的话语权,在不断借鉴国外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创新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乐强认为,通过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庞大的理论和话语体系,我们可能并不能获得反映真正资本主义运演的核心机理,但是这种研究路径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因此,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坐标,要回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坐标上,言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一系列问题上见解的合理和不足之处。就如何展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怀玉提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主义政治运动与意识形态批判研究,已经不适应也满足不了今天复杂的社会现实发展要求,因此,需要突破与激活概念逻辑问题域。城市马克思主义旨在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差异的、正义的、审美经验的生命政治世界。我们可以学习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方法论,结合本国的实际,建立一种中国特色的城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颜岩分析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他表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一股重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潮,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相同的理论渊源。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的实践、“人的本质”、历史形态、唯物史观等概念及理论的解读比很多西方学者要更精准、更切近马克思的原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付秀荣分析了葛兰西共产主义思想的文化特质,他认为,这对我们深化政党理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与会者还就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问题、城市问题等进行了研讨并提出对策。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