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取得新突破
2017年05月26日 07: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6日第12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肖昊宸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以及发展规律性的一门学问,是一门思想史类型的历史科学。21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近日,记者就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构建新的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是与马克思主义原理同等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山东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述森表示,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可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动态发展与内在逻辑。

  我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领域成就突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萍表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构建了新的研究范式。自21世纪以来,中国从非线性的发展观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不再把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作为判断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各国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的兴起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大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转向了以研究马克思的思想为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民族学笔记》等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主要文本;在研究方法上,开始对马克思的这些文本进行考据研究。这一研究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各个阶段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派别,大大拓宽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

  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立波看来,目前全面、宏观、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仍然不多,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部门史研究持续发展并趋于精细化。他说,这为学者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内在逻辑提供了一系列支点。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理论之花。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立波认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应用和发展,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学说史在中国就没有必要的发展基础,更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在不断丰富。何萍认为这种丰富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为主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之根,论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身份的合法性。其二,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为主题,取代了以往仅仅从传播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创造的过程。其三,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区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如何改进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何萍表示,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视野还要进一步更新。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基本上是在理论认识领域展开的,其研究的问题和视域仍显狭小。未来需要建立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从文化创造的角度来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要研究不同国家的宗教、艺术、文化传统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要注意结构问题和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张立波表示,马克思主义学说史应着力于结构方面的挖掘,首先是单篇著作的文本结构,其次是不同结构之间的累积和嬗变。同时要挖掘学说中的思想内涵,从思想史角度出发,侧重于逻辑上的构建,经由不同时期的思想观念的递进和演变,构建出系统的逻辑线索。经由这些方面的努力,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目前还存在着泛马克思主义化的倾向,就是笼统地将所有好的做法都归结到马克思主义范畴中去,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而较少去探究究竟是对马克思主义哪方面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李述森表示,这样一种倾向,既损害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高端性和严肃性,也妨碍了人们对现实问题作严肃的分析。为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泛化倾向,他认为,学界更应该关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在某些方面的融通性。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