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印发
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发展
2017年05月18日 06: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8日第12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受访学者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当前,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落实《纲要》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拓展文化发展新领域。

  新理念引领文化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表示,《纲要》体现了中央改革、创新、务实的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下行,操作更加具体。他认为,坚持文化创新发展,要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激发活力,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走出去”,从而实现文化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在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傅守祥看来,文化建设越来越进入到国家政策的中心,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注重文化发展方向导向,向文化建设短板精准发力,统筹协调城乡文化,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发展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纲要》强调,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公共文化跨越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晓明表示,要更加呵护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传统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实现新兴数字技术和文化科技的融合,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更加合理、配套,特别是发挥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从而形成由政府主导、以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以硬件设施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以民间力量为主导、以新兴媒体为主要载体、以在线内容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系统。

  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魏晓阳认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纲要》采取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例如,借鉴了公共文化服务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确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以民众自我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和社会组织机构为共同参与主体、在整个社会形成自下而上推动的公共领域范围。

  魏晓阳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来看,“十三五”时期的文化法律制度建设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和转折点,到“十三五”时期结束时,我国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的文化法规体系。未来如何将法律贯彻到文化发展改革当中,将成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化+科技”助推产业升级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掀开了崭新一页,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张晓明看来,《纲要》中提出的“强化文化科技支撑”,“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对新时期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表示,当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大潮就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形成的。目前,文化科技融合在“数字化”这一共性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进入了“素材化”、“大数据化”以及“应用创新”阶段,有必要投入国家财政力量,绘制“文化基因图谱”,构建素材化和海量数据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此奠定国家下一代文化基础设施。他说,“这件事关乎国家的文化主权,必将构成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数字文化科技引领新的产业形态。金元浦提到,数字创新、艺术呈现的技术提升以及广电影视的数字化,将对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开拓空间,文化与科技的高度结合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文化和科技双轮驱动、两翼齐飞,一方面要推动科技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文化创意、文化内容的创新。二者的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化+”能够助推跨界融合与新型文化业态的形成。傅守祥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