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学者: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
2017年05月12日 07: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2日12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5月6日在南通大学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研讨会上,如何更好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价值基础,是推进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中国人应当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本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所有成员对民族精神价值的心理认同和自觉维护,是对民族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是民族繁衍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持久价值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旺洪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绵延不断的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是种种,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的文化自信在内涵、层次、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当下的文化自信是以自觉发展为特征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带有传统价值观造就的文化底色,也带有现代社会发展造就的时代表色;既是信仰力量的确证,又是实践理路的选择。”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永贵表示,文化自信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前提。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占据基础地位,它不仅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价值观的坚守,也能引导人们坚守根基、前瞻未来,通过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决心把理想转化为现实,进而树立起意识形态自信。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林元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自信,它具有人民性、实践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继承性等特征。

  文化有世界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于沛看来,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的利器。当前的现实任务之一,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在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只有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创造与创新,才能实现对内具有凝聚力、规范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为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奠定现实基础。

  核心:解决好价值观自信、认同和践行问题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如何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之一。

  “这是一项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刘旺洪建议,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学艺术创作、法治建设、全媒体制作和传播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全过程。

  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任平认为,强化文化自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话语层面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而且需要理论、思想、文化的中国化。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他说。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则表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以文化人,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多举措增强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学术研究中,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在国际交流中,要汲取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力量。”王永贵提出,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在于解决好人们的价值观自信、认同和践行问题;增强文化自觉,前提是要解决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实现文化自强就要打造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抢占文化的制高点。

  “要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在全民族的知晓度、认同度、践行度和有效性。”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表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先,要在时空隧道中寻找文化自信的砝码,不同历史阶段任务的解决都为文化自信提供了事实基础;其次,要在人类不同历史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和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支撑;再次,要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个体人生目标相结合,为增强文化自信找到现实着力点。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