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致力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年05月12日 07: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2日12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原题:致力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明

  谈起为何会走上现在的研究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刘志明表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本身的魅力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不仅是世界观、方法论,而且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既“高大上”,又“接地气”,适应时代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自身。

  理论宣传与学术研究并重

  “‘治学’,是一个很崇高的字眼。我还谈不上治学,说‘求学’可能更恰当一些。”回顾自己的治学历程,刘志明说道。

  2003年,刘志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工作,2006年2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工作至今。在科研局工作期间,刘志明主要参与理论宣传工作。在与院里的一些老中青专家接触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直白一点,就是觉得理论宣传文章不好写,但是,写好了所带来的正能量远远要超出一般的学术论文。因为好的理论宣传文章具有正确导向的作用。”在科研局将近3年的工作为刘志明以后的学术研究做了必要的前期准备。

  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工作以来,刘志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和一些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也撰写了一些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的理论宣传文章。

  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目前,刘志明的重点学术研究领域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错误社会思潮以及世界政治经济问题。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研究》《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谐有序的中国社会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研究》《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大转折: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等多部著作,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及译文百余篇。

  通过学术研究,刘志明认为,盲人摸象式的局部、片面的认识方法是学术研究的大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崇高理想、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等方面来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刘志明表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新进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并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必须向世界科学地阐明按照“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承担国际责任的正义性和公平性,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谈到今后的研究打算,刘志明表示,他今后的研究重点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原因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在中国、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是一种实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实践新发展,过去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争论不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落后国家能不能搞社会主义、一国社会主义能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方案等,将可能得到明确的回答。他说,把研究精力放在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上,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值得去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