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创刊两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深化理论与批评 回应当代需求
2017年03月31日 07: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31日第1179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婷婷

  3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深化理论与批评,回应当代需求——《中国文学批评》创刊两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以及新华文摘杂志社、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文学报社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创刊两周年来的学术影响及办刊特色等展开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文学批评》主编张江教授作主题讲话。他说,《中国文学批评》从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两年历程;两年里,由于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期刊界同仁、相关评价机构的支持,刊物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高,在议题设置、文章选取与版式等各方面都成熟起来,影响力逐渐加强。他希望与会学者积极撰稿,让刊物进步得更快。

  《中国文学批评》副主编高建平表示,自一周年座谈会以来,编辑部在“干中学,学中干”,认真思考并采纳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希望学者们继续为刊物出谋划策。与会学者对《中国文学批评》创办两周年来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刊物从栏目设置、议题设置、编辑理念、文章选取等方面均充分体现出刊物创办伊始的两个初心:一是创作、批评、理论的三位一体,二是激活当下文学界的批评、争鸣与对话。

  敢于批评  矫正当下批评风气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国内批评界敢于真正直面问题的作品不多,能够提出中肯、有锋芒批评的批评家非常少,《中国文学批评》应在这方面起引领作用,营造学术争鸣的氛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认为,“应该把争鸣开展起来,包括理论的争鸣、作品的争鸣、某些文学倾向的争鸣,把视野放开、放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认为,“应该用对话的方式讨论观念、艺术和风格,而不要进行压倒性的、讨伐性的批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总编辑姚申提出,在批评时,要保护不同的声音,有否定也有肯定,展现出批评的善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建议从三类作家入手展开批评:一是聚焦共识性高的作家;二是打捞经典作家;三是精选青年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提出,文学应该能够“容错”;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里,应该鼓励批评家对现有思想、路径、方法进行突破。新华文摘杂志社文艺评论栏目编辑陈汉萍认为,刊物应体现“辩”的主导性,把不同意见容纳进来。

  关注相邻学科  进一步拓展学科边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伯江提出,应进一步开掘学科体系建设的各种可能性,形成学科之间,尤其是文学与相邻学科之间互相参照的格局。应当积极看待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他认为,可以透过语言写作活动来揭示写作者的心理状态与深层结构。

  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王宁认为,目前文学批评跨学科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从别的学科视角进入文学,对文学进行独特的阐释;二是建立元批评理论话语。

  重视传统  让文学回归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春青认为,本土研究这些年受海外汉学的影响很大,这种现象已经落后于国家的发展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圣元提出,应当细致深入、客观准确地展开批评,使现当代文学回到我们自身的文学传统、文学语境、文学经验上来。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坚持了办刊的核心理念,在整个批评话语的建构中体现出了本土性范畴与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认为,文学批评不应仅仅面对文本与作家,还应参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体现文学渗透的力量,反映文学回归常态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朝克认为,可以适当对当代作者不深入或者说偏离实际生活的思想与作品展开一些批评,使文学能够进一步深入实际。

  丰富内容与形式  充分体现作者本位

  与会学者还就《中国文学批评》的内容建设、形式多样化以及新人培养等提出了建议。

  新华文摘杂志社总编辑喻阳建议增加“作家批评作家”的文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建议适当加入作家撰写的批评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永清认为,要加强理论批评建设,对目前国内理论研究存在的整体性问题进行建构性批评。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提出,应多注意对批评意见的跟踪;通过引文索引可以清楚看到一个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提出,应该跟踪性地、持续地作一些批评。文学报社评论部主任傅小平提出,批评文章应具有个性。

  张清华提出,刊物应当成为作家成长的推手,并随着作家的成长一起成长。与会学者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国文学批评》引领学术潮流,加速构建具有国际话语影响力的中国文学批评学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