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众的节气文化认知
2017年03月24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24日第1174期 作者:记者项江涛

  本报讯  (记者项江涛)3月2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阐释、文化推行路径、民俗节气视觉呈现等不同角度展开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在致辞中谈到:“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随之显著提升。二十四节气是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传统的时间制度,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责任关注我们自己的文化。”他提出,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会承担更多的研究、推广、宣传、保护、立档等方面的工作。中国民俗学会将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更多的工作,并将进一步发挥学会的优势,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研究中心的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通过学术研究来让一些知识点更加明晰、更加精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如何推广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化对象、文化课题。二十四节气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梳理出来的,是规范我们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的时间制度,与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谈到,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恭王府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方面作出更多探索,并按照二十四节气保护的要求、规范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研究工作。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希望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尽快制定出中心的发展规划,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研究人员,加强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等的搜集,力争将该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机构。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