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供给侧改革“组合拳”
2017年03月13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13日第116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帆

  “十三五”期间,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两端协同发力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是提振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向高技术含量制造业转变

  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在进一步完备之中。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为国民创造更多的价值以及在国际市场占据更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认为,产业结构是否真正合理,不能简单地看一二三产业的变化,更要看到变化的背后。当前应该夯实实体经济,把虚拟经济控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他表示,我国制造业体量大,但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还较薄弱,应该改变大而不强、附加值低的现状。向智能化、创造型、高附加值、绿色化转变是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的重要思路,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瑞龙看来,应当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他表示,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消灭“僵尸”企业,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引擎,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水平。同时,应控制经济泡沫,严防系统金融风险,避免脱实就虚。

  “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如何促进产业内部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成为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首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认为,通过供给侧改革释放服务业需求、提高制造业效率,是未来改革和产业政策调整的主线。他表示,经济调整时期是淘汰低效率企业、实现优胜劣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最佳时机。社会富余资本、高端人力资源等供给要素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能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利推进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

  从供给侧着手满足消费者需求

  作为调控宏观经济手段的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处理两者的关系以及改革的问题是当前中国产业政策所关注的热点,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夏杰长认为,供给和需求是硬币的两面,任何一面都不可忽略,应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不断释放必要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侧改革要和需求侧改革政策融合协同,形成“组合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从供给侧着手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供需匹配。

  “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坚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化改革来培养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杨瑞龙解释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常是一个中长期见效的办法,而需求侧改革是一个短期有效的刺激方式,短期的需求侧改革为中长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基础。但不能因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否定了需求侧改革,更不能因为需求侧改革的短期有效性,而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必须把两者科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构建现代产业政策组合

  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和逆全球化的思潮不断抬头的背景下,受访学者认为,我国未来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产业政策是发挥政府能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手段之一,要加强对产业政策制定、执行、调整和退出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产业政策管理体系或制度,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贺俊建议,中国产业政策制定应不断加大决策主体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在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增加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社会群体的广泛讨论,加强独立第三方的监督、评估和约束;有效的产业政策应是各种产业政策工具的有机组合。

  “从长期的发展实践来看,产业政策首先要明确基本定位,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新时期调整完善产业政策,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在杨瑞龙看来,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首先,要稳定投资,提振市场信心,不仅要重视政府以及国有企业的投资,更要重视民营企业的投资;其次,加大创新力度,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最后,防范债务风险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受访学者表示,当前我国产业政策转型要构建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主体、选择性产业政策为有益补充的现代产业政策组合,从传统的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型为以完善市场机制、鼓励竞争和激励创新为基本导向的现代产业政策,从单向的供给推动式的政策体系转型为双向的供给提升式和需求激活式的政策体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