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专家学者:如何把传统民俗旅游业做大、做强
2017年03月10日 07: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10日第116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原题:更好地继承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内涵

  近年来,传统民俗资源的发掘整理和旅游开发形成热潮,成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由于一些地方在民俗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动机过强,导致相关文化产业出现扭曲。围绕如何做好品牌,把传统民俗旅游业做大、做强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有“度”开发民俗资源

  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对民俗传统的重新重视。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民俗和旅游联系密切,在民俗资源产业化过程中,有效地继承发展了民俗文化。适于产业开发的民俗资源、能够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可以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俗都可以产业化,民俗资源开发有个“度”的问题,把民俗事象、节日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往往会损害民俗文化遗产本质属性。

  就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制造民俗”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副教授徐赣丽认为,在文化消费时代,民俗文化成为了资源,可以满足游客对异域远方、淳朴乡村的向往。“制造民俗”的现象,大多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在当地或本民族没有相应的民俗资源的背景下被生产出来的。

  徐赣丽用“类民俗”来概括“制造民俗”这一现象,在她看来,民俗的发明或制造较多表现在旅游歌舞表演、地方人物或风物传说的编撰、奇异风俗的杜撰、民俗文化景观的塑造等方面,也常常体现为制造出美丽的服饰、浪漫的婚恋习俗,以及符合后现代理念的原始生态养生健康的“祖传食物”或承载着地方文化符号的旅游特产。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系副教授杨东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生林林总总的“类民俗”现象有诸多因素:首先,这种现象与当前民俗文化的产业化趋势有关;其次,缺乏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专业人才介入指导,等等。

  注意民俗的发展变化

  面对在民俗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类民俗”现象利弊的广泛讨论,刘德龙认为,民俗是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民俗资源开发过程中,新的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形成,不能简单地将产业化的民俗文化等同于“类民俗”甚至“伪民俗”。

  “民众的民俗旅游体验不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更多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对于‘制造的’民俗,需要分层次分对象,并结合具体场景来判断。”在徐赣丽看来,民俗旅游中发明的民俗文化有可能被当地民众所认同,并最终重新嵌入当地的文化脉络中去;也可能随着旅游周期规律,被渐渐抛弃和淡忘。在学术研究中,更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研究“伪民俗”现象,借此观察在跨文化交际的场域中民俗文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以此拓展传统民俗学的研究视野。

  杨东篱也认为,产业化的民俗并不等于“伪民俗”。她说,只要它不是商业制造出来强加给民众的,同时又能够反映民众的自然情感,是大家乐于参与、接受的,它就是“真民俗”。产业化为许多地区民俗传统和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出路,使它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判断一种民俗现象的真伪,主要看它是否体现了民众的自然情感,是否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机关联,是否能够使民众乐于参与其中。”杨东篱告诉记者,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民俗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民俗会逐渐消亡,而新的民俗也会不断生成。

  学习到更多美好事物

  从长远看,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旅游开发是有机统一的。徐赣丽告诉记者,面对民众传承民俗的愿望、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目的,民俗产业化发展趋势难以抵挡。

  杨东篱表示,在民俗产业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是关键。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产品的文化特性,不损害其中民众的真情实感,控制产业化的“度”,保持文化的“质”。开发民俗资源不能急功近利,要确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进行“活态”开发。

  杨东篱建议,第一,要努力发挥政府的立法、监督、引导作用,深度参与民俗文化产品的策划、创意、生产、营销等活动,防止民俗文化因过度产业化而丧失文化的生命力。第二,要强化对民俗文化的生态整体性保护,选取地方上最有典型性、最具地方特色、最具文化价值、最有正面意义的民俗文化类型进行重点保护与开发。第三,要在开发过程中突出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个性化特征,避免同质化和雷同性,发掘民俗文化资源中的积极价值,选取富有正能量的民俗文化进行开发,将保护性开发融入到对城镇化背景下新民俗的创造中去。

  徐赣丽表示,学者应在其中发挥自身优势,倡导全新的旅游开发模式,挖掘日常生活的魅力,以现代科技手段诗意化地呈现地方历史和人物故事,呈现民俗作为民众生活智慧的本意,从而吸引游客,并借此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引导大家从他者(地方或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学习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