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02月17日 07: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17日第11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春海

  在刚刚过去的丁酉年春节,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度过了“团圆年”“文化年”,再一次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感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珍爱与敬重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漫漫历程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文明,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独特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创造文化新辉煌的宝贵养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表示,在某种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深刻根源和丰厚土壤。正是在它的基础上达成的普遍文化认同,才能使中华民族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把优秀传统“传下去”,让优秀传统“活起来”,是中华民族更富朝气与活力开创未来的需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认为,中华文化中的许多思想成果,或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探索的过程中所体认到的必循之理,或为我们把握这些必循之理从不同角度积累了阶段性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在探索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进程中能够“接力前行”的历史基础。人们对已有思想材料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其想象的翅膀所能飞及的高度。一个拥有健全文化记忆的民族,才可能是一个始终站在文化发展时代高点上的民族,才可能是一个善于面向未来作出文化新创造的民族。

  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落脚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只有在为实现这一长远目标服务的意义上,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网络时代,碎片化的信息以及一些质量低劣、格调不高的文化产品充斥网络。这些文化产品在引起人们的不满与厌恶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于文化精品、精神家园等的渴望。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永红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受一些西方思潮的影响,一些人心中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提高人们对民族、对文化的自信也非常有必要。

  在创新发展中让文化获得新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沈壮海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要简单地给传统穿上新装,或给今人套上古装,而是要激活传统,推陈出新。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够把已有的历史文化照搬于当下,而是要努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就是以创新创造的精神推动中华文化古为今用的过程,就是中华文化在新知的开创中获得新生的过程。

  张国祚认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味着结合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即按照今天的时代要求、今天的实践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和发展。创新不是复古,意味着不能拘泥于过去,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持这样的看法。

  研究和宣传教育并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必须有高水平、专业化、专门性的整理、研究和阐发。

  沈壮海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在不断增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挖掘,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其中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挖掘出来。同时要做好现代阐扬的工作,即结合时代的要求,阐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当代价值,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同时,也必须有面向大众的高质量的宣传和教育普及。在面向大众的教育普及方面,大学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沈壮海等人近期在全国30多所高校所开展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期盼与热情都比较高。但目前看,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接触、了解、掌握尚明显不足。调查中,表示自己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大学生分别仅为12.8%、9.6%、38.3%、12.5%。有57.8%的大学生表示上述四部中华文化元典自己“均未完整读过”,这其中,不同学科间还有比较大的差异。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何中华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时代坐标的转换;二是学术研究应该避免感情用事,避免偏颇;三是在今天更应该格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甄别,这需要我们去认真反思传统文化中究竟哪些是已不能与时俱进的过时的成分,哪些是还能适应今天人们需要、给予人们以深刻启示的睿智的优秀成分,以便做出恰当的择取。

  张永红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单纯的灌输已不适合当今情况,要采用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方法,使其潜移默化地为人们所接受。

  “人们已不满足于没有营养价值的‘文化快餐’。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当,人们会很乐意接受。”张永红表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