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德心理学研究多层次系统
运用整体思维 整合研究方法
2017年01月23日 06: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23日第113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心理结构及发展规律的科学。道德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探索人类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深化对人类发展心理和人性的认识,对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文明引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该学科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学术增长点和研究特点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融合伦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

  “西方的道德心理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休·哈特肖恩和马克·梅等对儿童诚实的研究以及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而我国对道德心理的科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启动。”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郭本禹告诉记者。

  由于同属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在研究初期,国内外道德心理学研究均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路径。“伦理学研究者试图对道德心理学划分出一个明确的范围,不触及具体道德心理研究,表现出‘形而上’的特征;而心理学研究者则直接指向具体的道德心理问题,并不试图对道德心理学作一个学科上的总体把握,‘形而下’的特征十分显著。”东南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马向真说。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研究的局限性日益显现。“直到21世纪初,两个学科的学者才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来探索道德心理学研究。”马向真告诉记者,目前,伦理学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开始走向“形而下”的研究;心理学界对道德心理学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具体道德心理的实验和测量,由对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直觉、道德选择等问题的理论总结,逐渐切入“形而上”的理论探讨。

  不断拓展道德心理学研究议题

  发展至今,道德心理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王云强告诉记者,在研究对象上,从儿童扩展到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在研究主题上,从公正、关爱和宽恕等传统主题深化到道德敏感性、道德情绪、道德人格、道德同一性等;在研究方法上,从实验法和问卷法拓展到事件相关电位、磁共振成像、生化方法等;在研究视角上,开始综合考察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据介绍,当前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认知、道德情绪和道德行为等领域。道德认知研究和道德情绪研究涉及测评、影响因素、发展特点、脑机制和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等方面。道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此外,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议题,如道德认知神经科学,激素、基因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朱海龙表示,国外道德心理学非常关注对研究对象道德水平提升的途径研究;而国内道德心理学研究者近年来则开始重视运用心理测量方法进行道德领域的实证研究,立足于某个视角剖析道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强化道德心理学研究理论思维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视域不断扩展,人才梯队得以培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朱海龙认为,道德心理学研究应防范研究视域过度精细可能造成的“碎片化”发展。“当前,西方道德心理学的关注焦点虽然非常具体,但也存在割裂学科整体性的巨大危险,不利于道德心理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他还提到,在道德心理学研究中,还应警惕研究方法走向所谓纯粹“科学化”或完全剔除量化的哲学思辨研究,二者都是学术研究中的极端表现。

  王云强也表示,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虽然很多,但缺少重大理论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者只关心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思考研究背后的理论。他认为,研究者应自觉强化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维。为此,一方面要重新思考道德心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关系,通过道德哲学的理论深思来把握道德现象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来拓展道德心理学研究。

  在方法论层面,王云强认为,道德心理学研究要善于运用整体性思维,构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多层次系统。比如,可以在心理组织、行为、情境、生物学、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六个方面对道德心理进行多层次研究。要针对研究主题,进一步实现道德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整合,通过行为实验、认知神经科学实验、问卷法和质性研究方法的优化组合来深入考察道德心理规律。在研究实践中,研究者也应多关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并适时将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

  朱海龙则建议,可以关注我国特有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进城务工人员道德素养建设、老龄化社会道德意识提升等鲜活的课题研究。他表示,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需着力于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方向,升华“接地气”的本土理论体系,注重跨文化的系统性研究,积极拓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助推这一学科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