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丈量中国前进的脚步
中国社科院发布创新工程2016年度重大成果
2016年12月30日 07: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30日第1121期 作者:记者邓之湄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者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思想记录国家的变迁,用智力助推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实践载体,倡导学术创新,凝练研究方向,在人文基础研究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多个重要领域持续深入探索,产出了一批反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的鸿篇巨著和报告成果。400余部专著,4000多篇论文,200余部论文集,160余部(篇)译著(文),百余种学术资料、古籍整理、普及读物、教材……这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全体学人交出的“成绩单”。

  12月27、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向社会集中发布了从中遴选出的18项创新工程年度重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作主题发布。

  筑牢思想阵地

  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是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个定位”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始终铭记使命,以学术研究筑牢阵地。

  面对国内各种思潮的涌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发挥学术理论优势,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自2015年起积极组织院内外专家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错误思潮进行深入研究与批判,推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文章和论著,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对错误思潮批判系列文选(2016年)》(3本)选编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重点文章,内容涉及对“普世价值”论、西方宪政民主及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等。专家认为,此套文选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道路的成功令世界瞩目,但一段时间以来,世界热议着中国道路,却辨不清其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针对这一学界研究和对外阐释的空白,“中国道路为什么能成功”丛书(10本)应时而生。丛书第一次着力于“为什么”的角度,全面系统分析和揭示了中国道路成功的各方面原因,对于树立“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文史哲相竞芳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挥基础研究厚重的传统优势,在文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推出一大批优秀的精品力作。

  在历史研究的广袤田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是一块未及深耕之地。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课题组完成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这部近百万字的成果,涉及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梳理出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特点,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和梳理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专家认为,该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亦对构建和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卷本的《礼与中国古代社会》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对先秦到明清各朝代的礼制进行探究,是一部集众家所长、自成系统、富有原创性的礼制史专书。《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则立足考古新材料,通过翔实的文献梳理和考证,对早期道教与方术、葬俗及民间信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丰富和发展了早期道教史的理论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6卷本)历时五年成书,为人们严谨呈现了1949—2012年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的历史,以及研究国史之理论与方法。该书是目前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领域中研究对象时间跨度最长、门类较齐全的专史著作,具有很高的创新性。《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民国卷)汇聚海峡两岸知名学者,本着实事求是、以史为鉴、求同存异、百花齐放的精神,回到历史现场,探究历史真相,建构历史解释,共同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断深入。

  为史的基础是考古。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们逐步走出国门,用洛阳铲探寻世界文明奥秘。乌兹别克斯坦的“明铁佩古城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便是其中之一。经过5年的勘探,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遗址中取得了一批重大学术突破,对于中国古文献记载的大宛王国研究、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的丝绸之路研究以及中亚古代城市发展史等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次发布的成果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4卷本《近代汉语词典》。从唐初至清代中叶的5.1万余条词语,900余万字,凝聚了国内十余位汉语历史词汇研究专家的心血,历经18个春秋方问世。而主编白维国先生,却在词典出版前不久抱憾病逝。该词典在收词规模、释义质量、语料运用、编纂体例等方面,均远远超过了迄今为止的同类辞书。“这是一部既具有集大成性质、更具有创新特色的里程碑式的汉语断代词典。”同行专家评价道。

  今年适逢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作为迄今最大的戏曲作品总集《古本戏曲丛刊》的最新成果,《古本戏曲丛刊六集》收录清代顺治到乾隆时期的传奇和戏曲别集77种,共计109种剧目,制作成线装17函180册。它的出版,接下了《古本戏曲丛刊》前五集历经半个世纪的接力棒,有力地推动了戏曲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注国计民生

  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应用对策研究方面亦有不少浓墨重彩之作。

  转型时期,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成果,就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表现及本质、收入差距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工资水平与劳动报酬份额问题,以及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变化、税制改革、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等议题作了深入探讨。

  2016年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年。契合这一政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知名专家撰写“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共18册),客观评估中国在此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和未来需做的努力。目前首批5种图书已出版发行,内容涉及转型议程、减少不平等、性别平等、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全球伙伴关系等。

  《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则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思想演进、模式和规律,探讨中国城市的最大最优规模问题;分析超大城市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间的关系;研究城市化与城市聚集创新理论,提出城市增长三动力理论;基于历史数据研究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政策选择。

  献策对外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从理念步入实施,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智力支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带一路”系列研究报告(首批共13册),对“一带一路”的目标、载体、内涵、实施原则,以及相关制度安排、战略对接的可能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论阐释。

  为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6)》从中国企业和主权财富的海外投资视角出发,构建了五大指标、共41个子指标,纳入57个评级国家样本,占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5%,全面量化评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各类主要风险,为企业降低海外投资风险、提高成功率提供了参考。

  针对边疆安全与周边外交,《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研究》运用多学科方法解答中国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致力于解决历史上的疑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的难点问题;对于拓展边疆研究领域,完善中国边疆研究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6年正值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0周年。《金砖国家研究:理论与议题》从研究对象、视角、方法、路径和层次的演化和拓展上探讨了金砖国家研究的学术理路,并提出基于学术观点争鸣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呼应中拉关系的不断升温,《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从一个局部展现了我国外交的巨大成就,是近30年来出版的第一部系统梳理中拉关系发展进程的专著,也是中国拉美研究学科建设的一部重要成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