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观改革 胶州湾畔议发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赴青岛调研 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
2016年12月02日 07: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日第1101期 作者:记者邓之湄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他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的论述,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深入一线、大力开展调研的重要指针。

  11月26—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带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调研组赴青岛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学术调研。这是自2011年以来,继天津、上海、宁波、厦门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调研组进行的第五次大规模地方调研。

  此次调研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主题,就青岛市社会转型发展与“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发展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考察。

  调研组成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李培林,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张英伟,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李扬,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历史、经济、社会政法、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16位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

  调研期间,王伟光一行先后走访了青岛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海信研发中心、青岛蓝色硅谷、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青岛万达东方影都等项目点,并与青岛市委、市政府举行座谈,签署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岛市战略合作意向书。

  调研座谈会上,王伟光首先向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此次调研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青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领头羊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这次到青岛调研,是我院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调研组此行目的,一是学习青岛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和鲜活实践,为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能够代表国家研究水准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提供实践支撑,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二是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中国社科院与青岛市的战略合作与交流。

  王伟光说,此次调研时间虽短,但收获颇大。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青岛的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看到了青岛在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方面的一系列具体实践和成绩,从青岛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实践中学到了大量的思想与经验,对于今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处处活力  坚定发展信心

  从黄海之滨美丽的青岛规划展览馆,到崂山脚下极具现代色彩的海信研发创新馆,再到鳌山湾畔的蓝色硅谷;从规模宏大的海尔产业园区,到井然有序的高速列车组装车间,再到繁忙的40万吨矿石码头,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们被这座“岛城”无处不在的活力屡屡震撼。

  李培林表示,哲学社会科学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与这个时代的现实保持紧密联系。此次调研,青岛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印象,归纳起来有四个特点:创新驱动、真抓实干、民心为先、国际视野。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些人对发展形势存有担忧。但在青岛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特别是坚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

  张英伟对青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说,青岛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文明城市,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海滩,而且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明意识,这些对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价值。青岛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令人刮目相看,其廉洁建设也可圈可点。这是一个美丽富饶、文明开放的地方,未来也必将是一个希望无限的地方。

  作为一座“海洋城市”,青岛继承了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在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看来,青岛可以立足海洋,以海洋社会、包容性社会研究为创新点,以传统社区建设等领域为长项,以社会建设为基础,探索创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青岛品牌”。

  应对压力  少有懒政惰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反腐高压态势,一些地方出现了官员不作为、慢作为的懒政惰政现象。而在青岛,“几乎没有懒政惰政”却是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对其评价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蔡昉表示,此次考察令人振奋。青岛这几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符合国家倡导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换发展动能的大方向。他建议今后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从高度重视硬科学、硬实力,到同时重视软科学、软实力,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形势,积极发掘人口红利,构建合理的劳动力生态结构。

  李扬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青岛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实属不易,令人钦佩。对于青岛市政府欲建立地方金融中心的设想,李扬从金融学专业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首先,要树立让资金“愿意进来、容易出去”的理念;其次,要用不流动因素去吸引流动因素;再者,需从人文环境、营商环境、金融部门、基础设施和美誉度等方面着力提升不流动因素的吸引力。

  建言献策  助力青岛扬帆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张蕴岭等专家学者纷纷为青岛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全球实体经济即将进入竞争力重构时期。青岛作为中国产业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扎实的实体经济、较强的制造业竞争力和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令专家学者对其前景颇为看好。有学部委员建议,青岛今后应继续保持并夯实实体经济优势,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包括健康、养老、旅游在内的第三产业,力争在下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作出更杰出的表现。

  随着世界经济步入结构性调整转型期,内生性、包容性发展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制胜关键。“一个城市拥有这么多品牌,且都是基于自己制造,而非引进加工装配,十分可贵。”有学部委员表示,在全球化2.0时代,青岛的内生性发展潜力无疑是一个优势。未来青岛应继续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将自身优势与谋求经济转型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更深度地融合,扩大自身发展机遇期。

  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也给学部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学部委员建议,未来青岛可考虑在山东争取率先实现自贸区建设的突破,继续扩大海洋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多样性的相互融合。同时,基于当前城市规模体量,考虑打造以青岛为中心,带动烟台、威海、日照等周边城市的多中心城市群。这一尝试对全国将具有借鉴意义。

  在“一带一路”视野下,有学部委员提出,青岛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要积极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已有的经验、技术、设备融入新的发展带,并可尝试牵头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新行规,举办关于“开放合作的新海洋秩序”的论坛,为推动世界新型发展合作作出贡献。

  互利共赢  深化院地合作

  正如王伟光所指出,此次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组团”来青,并不仅是简单的学术调研,推动、深化中国社科院与青岛的“院地合作”亦是题中之义。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座谈会上表示,国家社科界这么多重量级的专家齐聚青岛,在青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城市的核心是人,发展好、利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对于青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建设一个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意义重大。多年来,青岛与中国社科院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不断加深。中国社科院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多次派专家来帮助青岛论证改革发展课题,把脉城市建设,合办学术论坛、研讨会。这次王伟光院长亲自带队前来调研,并与青岛签署进一步的合作协议,必将为青岛改革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据悉,下一步,中国社科院与青岛方面将着手为双方合作搭建平台,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同时加强协同创新,建立相关智库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战略研究,提升青岛的科学决策水平。双方将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把院地合作不断引向深入。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