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育”使美学更接地气
2016年11月25日 07: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25日第109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春海 实习记者 苏培

  当今,美学告别纯理论的圈子,走进生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让美学真正走向生活,美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立足大众生活实践,重视并发展美育,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文明程度。

  美育与时代特征相吻合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进入我国之后,涌现出了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一批美学大家,他们同时也是美学思想重要的倡导者及美育理论的建构者。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由德国诗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创。“美育”一词,由1901年蔡元培在其《哲学总论》中首次使用,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将美育概括为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美育的基本意义是感性教育,即保护和提升与理性相协调的丰厚的感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美育概念的现代性;其次,美育是培养整体人格的教育,感性发展有利于整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再次,美育是创造性教育,激发生命活力,培养独创性和创造性直觉。这三层意义是内在相互关联的。

  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着眼于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情感境界,培养创造力,最终与其他教育一起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杜卫看来,美育作为创造性教育,与当今时代特征相吻合。我们身处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美育促进感性发展,培养与理性协调和谐的丰富的感性,促进人格的协调平衡,使个体生命充满活力,具有持久创造性。

  反思当下,我们的教育要将美育充分重视起来,而不再是德育、智育、体育的附庸。杜卫提出,要将美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除了重视美育,还要强调制度设计,这正是我们当前教育所缺乏的。

  城市乡村是美育实施的重要场所

  告别旧美育观,需要以“生活美学”作为根基,重新寻找美育的新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表示,“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大美育”。当然,这并不否定艺术教育在“生活美育”中的地位。从蔡元培时代开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与“社会美育”就被划分开来,但是蔡元培先生早已意识到,美育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场所,也即最容易塑造人的环境之域,就是城市乡村而非学校家庭。

  审美泛化的时代,恰恰为指向生活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时空,从影视媒体到互联网络上的审美文化,都可以成为“文化美育”的重要对象。刘悦笛告诉记者,“生活美育”不再是来自他人的教育,而是强调自我进行教育的“大美育”。这种自我化教育,并不是封闭教育,而是走向一种开放的与对话的“平等式教育”。人人都是美育的教师,与此同时,人人也都是美育的学生。“生活美育”不是短期教育,而是要经历“终身学习”的漫长过程的“大美育”。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由始至终的,审美作为生活的构成要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活美育”由此必定是一种毕生的教育。

  美育与审美现代性的三度转向

  中国现当代美育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审美现代性及其向后现代性转折的审视。这种转折背后是领域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文化转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胡继华谈到,审美现代性第一道转折是时间体验转向空间体验。列菲弗尔发现了空间—社会—历史的三维辩证法,从而拓展了美学的疆域,开启了现代都市文化研究探索“第三空间”的路径。从时间体验转向空间体验,实际上也是美学领域的扩大化。

  审美现代性的第二道转折是艺术体验转向生活体验。“日常生活”概念的广泛流布,日常生活美学的迅速崛起,渐渐消弭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拆除了高雅艺术、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之间森严壁垒的等级秩序,从而唤醒了蕴含在大众社会内部的创造力量。在美育之中,同样要将美育从艺术的体验转向生活的体验,美学归根结底还要回归到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去,唯此美学才能接地气,不断汲取营养,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审美现代性的第三道转折是感性体验转向文化体验。从感性体验向文化体验转化,也是文化软实力不断强大的表现。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