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举行
交叉研究产生新兴学科 问题导向开拓前沿领域
2016年10月10日 08: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10日第106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鹏

  9月24—25日,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60多位学者参会,从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视角围绕“治理与文明”的主题展开研讨。

  跨学科研究成共识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日渐成为学术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在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跨学科研究更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点。在过去,很多学者局限在本学科之内做研究,其学术成果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很难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这一主张引起所有参会学者的共鸣。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认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实现创新发展。从学科发展规律看,学科发展越细,就越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特征,而交叉研究的结果相对定型后就会形成一个新兴学科,“project”就转变为“subject”。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我们从各个侧面、各个学科分析研究同一个问题,同时保持各学科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问题导向的研究又发展了各学科,引领各学科的前沿研究。

  多学科探讨同一问题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谷平认为,治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治理现代化不仅可以塑造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而且可以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作出重要贡献。对于当代中国的社科学者而言,关于治理与文明的思考无疑是关乎这个时代以及人类未来的重大选题。

  此次论坛的研讨方式有两大特色。第一个特色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探讨同一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引起参会学者的热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清从哲学视角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他认为,共享发展是均衡的发展,它强调全面发展、整体协调发展及对弱者的帮扶;共享以信任为基础,共享主体具有共同行为准则,平等享有权利,相互信任、相互负责、求同存异。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测度经济发展是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以人为本,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运用经济学方法,使用经人均GDP调整后的人均预期寿命及受教育程度来测量一国的“以人为本程度”,即人本指数。结果表明,2014年,在有数据的174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62位,远高于我国人均GDP的排名,也远高于美国第128位的排名,表明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

  跨学科方法得到切实运用

  此次论坛的第二个特色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在此次论坛上,谈跨学科必要性、跨学科方法的发言少了,切实运用跨学科方法展开具体研究的发言多了。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李学尧是我国较早从事法律认知科学研究的学者。他认为,法律认知科学是凭借新的技术革新,以更为统合性的视角融合法律心理学与行为法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从根本上直面法律运作过程中法律之真的问题,直面传统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基本问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杜宴林对“最美基层法官”进行了跨学科的实证研究,他发现,当代中国最优基层法官的行动逻辑绝非简单、机械地依据法条办案,情感判决的最终结局能够维持理性生活秩序。

  从项目到学科取得突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从法学、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人类知识探索、争端解决和决策过程中无处不在的证据与推理问题。与传统的、局限在法学学科内的证据法学不同,张保生认为,证据科学可作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证据科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事实认定和证据推理规律的交叉学科;狭义证据科学是证据法学、法庭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功能是提高人类在司法活动中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张保生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从十几年前的证据科学与法庭科学的交叉研究开始,通过一系列项目的运行,产生了诸多跨学科研究成果,一门新兴的证据科学学科也正在形成。

  此外,与会学者围绕精准扶贫、社会保障、司法文明、法律实施、金融监管等问题展开了跨学科研讨和对话。据悉,中国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的高端学术论坛,自2013年首届论坛以来,每年秋季举办,在引领学术发展、倡导方法更新、遴选优秀稿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