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民间文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法 “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6年08月01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日第1019期 作者: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国文艺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形势下,6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了更好地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安排“新五年”的工作,并征求“十三五”时期中国民协重点工作的建议,7月14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旨在凝神聚力,集思广益,为开创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推动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万建中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民间故事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中央领导的号召恰逢其时,这也是民间故事文体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间故事的“失落”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时常给我们讲一些民间故事。听完课,同学们都会哀求老师:“讲个故事吧!”现在的学生已不屑于听故事了,老师也不善于说故事了,实在要说的话,只能找一本故事书来读。借助大众传媒,各色各样的信息将故事谴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再对故事津津乐道了。在过去,民间叙事是在民间社会的一所所大学,尽管这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大学”——瓦子里、街巷间、茶馆内、烟馆里进行的。在文学、历史、宗教以及哲学、社会学这样一些“文科”成为现代社会大学的专门知识之前,传统社会里的文化教育以及个人的教养全都是文学性质的。而且对于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所受教育的地方大多是上面所说的休闲与娱乐的空间,而其方式则是听故事的形式。因此,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是用祖先或人类的“过去”所充实的,也是用叙述故事的方式所建造的。

  信息的密集和更替的加速,促使我们需要直接而快捷地领会真理与精髓,便不得不抛弃故事,远离情节,神话、传说和故事等逐渐成为古老的口头传统,成为可供解释的文本。寓言故事中的情节早已被遗忘,凝练为意义深刻而又固定的成语。叙事形式成了累赘,或者成了一种奢侈的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分享的话语。

  民间故事需要“打捞”

  民间故事的生活意义是永恒的。每个民间故事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所体现的情绪、思想倾向、生活理想有一定共同性。因此,在演说活动中,故事本身这种共同性经过演说者的发挥,很容易和听众(观众)发生心理共鸣,被听众(观众)接受,使“个体知觉变成集体知觉”,达到人们的共识和共有的精神趋同。在传统社会里,民间教育大多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实施的,教育过程也就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过程。寓教于乐是民间故事的教育优势和特点。人们可能抵触其他形式的说教和教化,但绝对不会拒绝民间故事,因为民间故事不会一味地说教。

  民众运用民间故事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这对于中国民族品格的形成,起了良好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相当部分存在于民间故事之中,并借助民间故事得以传播。在民间,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借助民间故事的形式得以实施的。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民间故事所宣扬的思想大多都是正面的,都是真善美的,并且符合时代精神的品格需求,是民众最普遍行为和思想准则的显现。道德力量的释放往往是在故事的讲述中完成的,讲述者和听众共同营造了神秘的训诫和警示的氛围。民间故事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更为明显,它迎合了儿童的审美趣味和接受习惯,在相互传说的过程中,儿童们自然而然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如数家珍,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知之甚少。

  打捞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民间故事具有极强的时代适应性。故事并不专属于某种民间艺术形式,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可能表现同一个民间故事。因此,故事是超越民间体裁的,成为其他民间叙事体裁的源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同一空间里可能建构同一故事的共同体。围绕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文学体裁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转化可以在具体操作中完成,然而在更多情况下,是在自然状态中不知不觉完成的。在文学文本相互转移的过程中,故事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民间故事这一元文本特性正在被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让民间故事进入大众传媒,成为影视作品、网络小说和电子游戏创作的基本元素,民间故事将不再专属于口头语言,其讲述的形式具有丰富的科技含量。

  就当下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秀的民族民间故事传统。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民间故事是历史的、民族的,或者说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是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二是民间故事根植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带有深厚的民族特质;同时,民间故事的创作者和演说者是具有人民思想、愿望的人民自身,因此,民间故事具有直接的人民性。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当然应该吸取外国优秀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但最能够代表民族群体的崇高精神,最能够表达这种崇高精神的,不可能是外来的,而只能是本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包括民间故事在内的文学传统。

  新时期的民间故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其承载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民间故事又通过教化、娱乐等途径,不断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间及民族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民间故事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可以在民间、民族和传统情怀的语境中,使核心价值观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深入人心。

  坚定中华民间文化自信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刘晔原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但这一根基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改变,村落被城镇代替,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被互联网垄断,工厂和职场的生活成为常态,一系列不知所以然的洋节走进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洋文洋气洋食品成为新潮时尚,更成为强大的商业运作的目标,这一切使得民间优秀传统受到冷落甚至排斥。面对这一切,民间文艺工作者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以保住乡愁为使命,为了那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为了那有祠堂有庙宇的古村落,都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

  未来的五年,我们一方面要抓紧时间对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文化进行原生态保护,更要数字化、现代化。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民族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孝亲爱老、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爱国爱家、自强不息等美德在民间故事中被千百遍地表现和验证,几乎成为家风教育的经典。因此,如能把民间故事的数字化工程完成好,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课题,是有其非凡意义的。民间工艺,深入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实用性、艺术性,是避免同质化、流程化的重要方面,是中国元素的集中载体,是文化产品创新的土壤,在提倡工匠精神的今天更有其值得发扬的特殊意义。

  我感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必须有特色,这特色不在他处,就在于民间的优秀文化传统。坚守中华立场,就是坚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我国民间文化的审美风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承担着引导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踏踏实实地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完成滋养民族精神、践行民族优秀文化价值的重任,民间文艺工作者应该不忘本分和使命,坚持、坚韧、坚守。

  当前国家及时提出了文化自信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极大地鼓舞了民间文艺工作者。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是责任,更是良知;是担当,更是奉献;是创新,更是智慧;是文化,更是情怀。民间文艺事业一定会更有动力,更上层楼!

  以人民为中心,繁荣民间文学研究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安德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不久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十分突出地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与研究导向,这对当下中国的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我们的民间文学研究事业,更是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史意义,也深刻地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思想价值观,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艺术特性。作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一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文学体系。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学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翼,民间文学研究自诞生之后,不仅为“五四”以来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史写作中“民间”或“人民性”立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延安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同时,其研究成果还曾为中国民众的现代民族、民主观念的形成产生过关键性的影响。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尽管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拓展,但学科自发轫阶段就根植于其中的人民性特征始终占据核心位置。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不仅使得作为广大人民精神产品和民族文化重要基础的民间文学与文化的光辉得到了广泛的彰显,也为提升作为这些精神财富之主体的人民的地位作出了贡献。可以说,这一学科始终具有突出的“立足于民间”的学术品格。

  随着学术的发展,民间文学研究也陷入了较多的困扰: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在传统学科内部的精耕细作,而少有突破。与此相关,在中国民间文学(包括民俗学)领域,还存在着突出的割裂上下层文化之关联、只专注于民间下层文化而忽略从文化整体的视角进行探究的倾向。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承认,民间文学研究是一门具有很强现实属性的现代学问,现实的口头文学与生活文化也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却仍然缺少具有理论深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日益体现出一种“去语境化”的取向,在高举“深入民间、扎根人民”的大旗的同时,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从人民的生活实践抽取出来的“民间文化事象”方面,而不是把这些事象视为人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它们与人的实际生活关系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这样的研究,始终无法摆脱把民间文学(及民间文化)视为“遗留物”的观念影响,无论在学科内部的具体操作还是在外界对学科本身的印象中,总是带有“保守”、“怀旧”的烙印,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相关的问题,更是缺少起码的学术关注。今天的许多研究,虽然已经把研究对象从过去转向了现在,从乡村转向了城市,但研究的视角、理念却并没有随之进行本质意义上的调整和转换,特别是很少突破学科原有的边界,去注意当下的、都市中生活的人群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利用传统资源来应对挑战并创造和维持社会关系等问题。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本身就是因强烈的现实关怀而产生的一门学问。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让人感到焦虑和关心的是社会道德、社会风气所遭受的破坏。而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日益减少,既是当前这些社会问题的表现内容,也是导致更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有鉴于此,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成了许多人文社会学科不可回避的使命,在这当中,民间文学研究尤其有责任同时又有条件,贡献自己学科的力量:一方面,这一学问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结果理应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发挥作用,而不应该在诸多严重问题面前处于失声状态;另一方面,作为该学科研究对象的各种民间文化事象当中,包含了大量与道德规范、伦理教化相关的内容,完全能够在学科视角的引领下,转化为当代有益的社会文化建设资源。

  我相信,通过更加坚实地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一定能够更加自觉地坚守本学科固有的人民性立场,更加深刻地反省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科的繁荣发展,进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建设作出具有特殊学科属性的贡献。

  民间文艺: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苑利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有幸聆听了刘奇葆同志的大会报告,深深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于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高度关注,也为中国民间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重点讲述的以下四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1. 民间文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应礼敬有加。

  报告开篇便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民间文艺在一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刘奇葆指出:“千百年来,我国民间文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承袭了中华文化传统,成就了一座座艺术高峰”。“民间文艺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风范,值得我们礼敬和传承。”

  2. 保护民间文艺需整体把握,内外兼修。

  与多注重民间文艺外在之美,而忽略了民间文艺内在之美的做法不同,刘奇葆十分重视民间文艺的社会功能,十分重视民间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的特殊作用。他认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从那些神话传说、民谣小戏、剪纸年画里,从那些乡风民俗、村规家训、先贤故事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明白安身立命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民间文艺传承弘扬得好的地方,往往民风淳朴向上、社会和谐安定;而在一些民间文艺缺失、文化生活贫瘠的地方,社会问题相对较多,甚至出现嗜赌成风、迷信盛行等现象”。他希望能够通过民间文艺的发掘与弘扬,让民间文艺成为浇灌人心向善、风俗醇美的清泉。

  3. 保护民间文艺有规律可循,切勿随心而欲。

  保护民间文艺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便是要充分利用好民间文艺自有规律来保护民间文艺,而不是凭借着自己的臆想,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创造一个什么“规律”来保护民间文艺。刘奇葆告诫民间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发扬用脚做学问的优良传统”,“一定要沉下去、行天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反之,蹲在屋里制造“伪民俗”,编造“假故事”,只能破坏民间文艺的严肃性。

  4. 活用民间文艺,推动文化产业。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原汁原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文艺不能活用,也不意味着文化创意工作者不能利用民间文艺中的某些元素,进行文学创新、艺术创新。刘奇葆强调要学会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靓起来、立起来,从而实现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传播的转变。

  民间文艺之花需要扎根百姓生活沃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萧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礼敬传统文化,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情怀。民间文艺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们首先要对它有礼敬的姿态,就是充分肯定民间文艺的历史地位与文化贡献,将民间文艺看作流传民间的一宗巨大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对以民间文艺为载体的民间传统文化,对守护、传承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与工作者给予礼敬,这是发自心底的尊重之情。这种礼敬之情的发生,在于我们正确认识到民间文艺与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肉关系。如何礼敬传统文化,除了情感上亲近与语言赞美之外,我们应该从对待具体的民间文艺事项中一一体现这种礼敬态度,对每一项民间文艺给予生存环境的条件支持,对每一个民间文艺传承人给予精神关怀与生活保障,如果做到这些,我们礼敬传统文化就不是姿态,而是真正的扶助。

  扎根生活沃土,是民间文艺的生命源泉。民间文艺是民间文化的花朵,它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民间文艺的繁花需要生活沃土的养育,生活的沃土是民间文艺的生命源泉。我们看到,历史上凡是民间文艺繁盛的时代,就是它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时代,人民以文艺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心志,以民间文艺协调生活节奏,促进生产劳动,以民间文艺服务社会生活,等等。民间文艺是民众自我创造、自我服务、自我传承的文化。民间文艺的生活文化特性,决定了它的形态特色,决定了它的生命力的深厚,也让民间文化带有特别的泥土芬芳。民间艺术一旦离开民众生活,它的生命力就大受影响。以民间故事为例,由于我们处于新媒体新资讯的包围,围坐听故事的传统环境消失了。很多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伦理教化价值的故事停留在民间故事集成的书卷中,如何让它们在文献中活起来,让它们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是我们民间文艺研究者应该思考的。

  传承与创新,是民间文艺重现青春的必由之路。民间文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是第一位的。在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中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除了我们的礼敬之心外,我们要找到它重新回归生活的路径,民间文艺只有回归生活才能重新获得生命力量。民间文艺如何回归,大概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利用现有民间文艺资源,创新发展,对民间文艺的形式和内涵进行适应性的提升与改造,对其蕴含的内在精神价值进行弘扬,激活民间文艺的生命力量。

  第二种方式是将民间文艺资源提升为地方民众的公共生活产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视开掘利用民间文艺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民间文艺也可以进入城市社区,让现代城市拥有传统的内涵品位。

  第三种方式是利用民间文艺之乡,进行示范引领。民间文艺之乡是以标志性的民间文艺项目命名,以特定地方为空间范围,以主题性民间文艺为培植对象,这是符合民间文艺生态发展特点的。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工作的引领者,肩负着引领全国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与建设的工作重任。学术立会是目前学会需要强调的基本方向。整合学会研究力量,筑牢研究基础,提升研究能力,充实民间文艺数据库、扩大传播范围,建设中国民间文艺智库,为党和政府的民间社会治理与民间文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与服务。以民间文艺研究中心为主体,发挥研究部、抢救办、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等相关职能机构部门作用,联合攻关重大课题,为国家提供民间文艺政策的咨政服务功能。以学会为主体,联合相关高校、科研单位,推进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为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体系的本土化、学术概念的中国化作出组织贡献。建立民间文艺之乡联盟,发挥民间文艺之乡在民间文艺生活化方面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