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母语和外语语言能力
加强文化沟通 服务“一带一路”
2016年06月27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7日第99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唐红丽 实习记者 段丹洁

  在北京近日召开的“中国母语和外语语言能力发展高端论坛”上,与会学者提出,提升中国母语和外语语言能力需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不忘本来”就是要求立足中国,提升母语能力,将语言作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吸收外来”则是要提升外语能力,以便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知识和方法;最终目的是要“面向未来”,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继承与借鉴并行不悖

  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包括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两个方面,语言学科建设更要遵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发展路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陆俭明表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需要以母语作为基础,要不断提升母语素养和水平,特别是处在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更需要注重母语的使用规范和能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语言学科体系。而学习外语,则是给语言能力插上翅膀,开阔视野、扩大眼界,推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搭建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桥梁。

  打造中国特色语言学科需继承传统,同时要关注语言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表示,中国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在研究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同时对于生活中出现的语言创新,要能从理论上给予分析,提炼出自己的理论,丰富世界语言学理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教授沈阳认为,继承和发扬祖国语言文化,对于维系中华民族感情、维护祖国统一的作用不容小觑。语言研究要与世界融会贯通,进行语言共通性的研究,吸收西方语言学理论,使中国人的母语与外语语言能力都得到提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克非认为,应制定符合中国人语言学习特点的外语能力教育提升方案,制定外语能力测评标准及实施方案。

  “母语能力的运用和外语能力的提升存在着一种并行不悖的逻辑关系,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可以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干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接受采访时谈到,“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是要借鉴一切人类先进文明的成果,而继承和借鉴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加强教育。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发挥语言多元教育战略构想,推广以母语为主的双语或多语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语言人才。

  加强多语人才培养与储备

  面向未来,提升中国母语与外语语言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铺路搭桥。“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更重要的是语言具有情感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熟练使用对方的语言进行交流,洽谈合作,那么双方的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陆俭明表示,“一带一路”要实现“五通”就必须要以语言沟通为基础,只有语言相通,才能真正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陆俭明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关于语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总体来讲,国家要有关于‘一带一路’语言建设的总体规划,既要考虑语言教学问题,也要考虑语言人才管理问题,充分利用网络发展语言教学,提升语言能力。此外,可以通过完善奖学金制度,深化留学生培养机制,整合语言教学资源,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双语甚至多语人才”。

  杨亦鸣认为,“一带一路”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一个伟大战略构想,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而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中,都要以语言沟通为基础,需首要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的语言问题。杨亦鸣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状况很复杂,这就要求合作国家必须加快培养专门的语言人才。他举例说,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使用的语言共计60余种,其中,有18个语种在我国高校尚未开设,而已开设语种的人才储备也明显不足。对此,他建议国家加快建立语言人才储备数据库的步伐。针对国内高校培养的语言人才学习情况、毕业生数量、就业分布以及国外高校汉语人才储备等相关情况进行统计,以便国家征用相关语言人才时能够按图索骥、高效快捷。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多元,语言差异巨大,语言通、文化通,才能真正做到民心相通,因此,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状况,加强对高素质、多语种语言人才的培养,完善沿线国家汉语人才的培养教育机制。

  此次会议由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和该中心语言能力获得与发展研究平台主办,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协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