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铁基:品味“畅游” 学海的乐趣
2015年11月30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30日第855期 作者:本报记者 郝日虹

  看书、读报、投稿、筹备研讨会、带学生、玩微信……很难想象这是年逾80岁老学者的生活常态。日前,记者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3楼的一间办公室,采访了熊铁基教授。

  “结缘”秦汉史研究

  熊铁基回忆说,他的学术“追梦”之路还是兜了一番圈子的。

  1951年,高中刚毕业的熊铁基,立志要在考古界成就一番作为。在高考志愿书上,他只填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这唯一的志愿。遗憾的是,他未能如愿。

  1952年,熊铁基重整旗鼓,考入了华中大学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开始正式学习历史。1956年,大学毕业之际,成绩优异的他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深造,成为吴泽先生的学生。读研期间,熊铁基一度想在明清史方面“深挖”下去,孰料由于个人和大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他的研究生生涯提前结束,返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任职。

  尽管熊铁基的身份已经由学生变成了老师,可是他求学的想法仍然一如既往。只要有机会,他就去拜访学者。他曾多次向吕振羽、侯外庐、李达、唐长孺等史学大家请教过学术问题,希冀从中找寻到治学方向。

  一个偶然的机会,熊铁基接触到了云梦秦简的一些资料,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找来很多秦汉典籍和史料,边阅读、边揣摩。灵感的乍现实则有赖于厚积薄发。经过几年的积累,一本十几万字的《秦汉新道家略论稿》,让熊铁基在学界崭露头角。此后,他便与秦汉史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勾勒“老庄学”发展演进历程

  从《秦汉官制史稿》到《秦汉军事制度史》再到《秦汉文化志》,熊铁基略带诙谐地告诉记者,自己在秦汉史领域“耕耘”了近40年。跟很多学术同龄人相比,其所出著作总计十来部,自认为有价值的不过四五本,撰写的学术论文也就百十篇,远达不到著作等身的“级别”。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他提出了一些有点新意的思考和观点,并对学界相关研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让老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率先提出并阐释了“汉人改造先秦典籍”这一问题。熊铁基认为,这是先秦汉史、秦汉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基点。由此,可以重新认识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推进传世文献研究来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得益于此前扎实的道家思想研究功底,除了秦汉史之外,20世纪90年代,熊铁基开始尝试梳理老子和庄子的学术史,并先后撰写了《中国老学史》和《中国庄学史》。这两部著述均是我国首部勾勒“老学”和“庄学”发展演进历程的著作。后来,他主持编撰了《老子集成》。这部著作共搜集、整理了265种历代《老子》注疏的文本,为深入开展老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在熊铁基看来,正因为“老子”在不同的时代“面貌各异”,所以对历代“老学”文献的编纂与整理,不仅是一项有益于中国思想文化史、哲学史研究的文献工程,对于道教文化的发展与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活到老学到老

  如今,熊铁基依然乐此不疲地在学海中“畅游”。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了道教上面。“既然宗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那么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些研究,促使道教发挥积极作用。毕竟道教里不乏宽容谦让、劝人向善的正能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好处的。”老人诚挚地说。

  采访期间,熊铁基数次提起“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记者看来,这位老人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每天要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各类报刊,了解学界和时事的最新动态。他依然笔耕不辍,认真地把对某个学术问题的思考诉诸笔端,然后拿去投稿。他正在筹备明年召开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期与学界同仁互相交流。

  “其实,只要留心,处处都有学习的机会。脑子不停转、保持一颗敏锐的好奇心,才能真正品味到畅游学海的乐趣。这也算是我多年治学的心得之一吧。”熊铁基如此谈到。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