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版乱象何时休?
学者建议公布劣质教材“黑名单”
2015年11月27日 06: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27日第85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在一些大学英语教材中挑出大量错误,并撰写了近30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提交教育部一事引发社会关注。本应代表学科知识传授权威的大学教材为何错误频发?乱象背后隐藏了何种利益链?如何规范教材编写出版机制?本报记者就此对出版界、学术界相关人士进行了广泛采访。

  教材出错误人子弟

  施兵调查发现,大学英语教材中主要存在语言错误和非语言错误,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语言错误。在他向记者列举的6种教材中,有近100处涉及语法、词汇、翻译等方面的错误。

  除了施兵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其他学科教材如何呢?一些受访学者表示,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南开大学教授柯平告诉记者,一些劣质教材错漏严重,或数据错误,或观点错误;在内容上存在雷同现象,有些篇幅甚至完全相同,实际上是大量抄袭所致;有些教材明明是资料的汇编整理,只能算是编写,却写上编著;有些不列引文,也不列参考文献,等等。

  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高校教材在使用中被视为学科知识的权威版本,其受众面更广,编写错误带来的危害性更大。施兵分析说,以每年本科生招生的规模而言,大学英语开设四个学期,使用人数则超过1000万,如果再算上高职高专、成教夜大函授班,人数更多。

  《江海学刊》杂志主编韩璞庚对此表示担忧:“如果出现错误,又没有被授课教师及时纠正,以讹传讹,对学生影响极大。名气越大的学者、出版社或学术机构组织编写的教材,因其品牌效应,受众更广,一旦出错,影响则更加恶劣。同时,错误也会给编写者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急功近利难出精品

  为何劣质出版物会被采用为教材?为何标榜权威的大学教材频频出错?教材采用、组织编写、审定、出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李龙泉介绍说,不少学校采购的教材先是由当地教材管理部门推荐书单,再由不同学科院系从中挑选,确定采购。如果其中某个环节负责人与粗制滥造的教材制造商挂钩,存在利益分配,就容易造成劣质教材被使用。

  究其根本,劣质教材如何产生?韩璞庚认为,不少大学自己组织编写教材,指定本校学生使用。虽然不排除教学培养的差异需求,有其合理性,但也有本位主义的考虑。业内人士指出,“指定本校学生使用”无疑意味着教材有稳定销路。近年来部分学校试图在教材编写领域分一杯羹。某高校出版社编辑柳晴(化名)告诉记者,较之其他种类的出版物,教材出版有更大获利空间,这也是推动一些出版社和高校热衷于编教材的因素。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不合格的编写者也千方百计“投身”教材,甚至随意整材料充字数以获得更多稿酬。

  但是,在劣质教材中,不难发现一些主编或审定者是知名学者。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经理徐海介绍说,一些承担编写的学者肩负其他繁重任务,本应该完成的组稿工作不能到位,一些教材“工程”属于“急就章”完成。

  李龙泉补充说,还有些主编只是挂个名,很少甚至没有参与实际的编写。“部分学者为了拿到课题或者是获取科研经费,本身不具备编写教材的时间、精力或者知识储备却主动或被动承担这项任务,然后再外包给其他人完成。”作为业内人士,某学术出版机构张姓编辑介绍说,有些地方教材编写与职称晋升、评价制度挂钩,但是评审的时候把关不严,验收的时候也未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一些必要程序流于形式。

  因此,较之于学术专著,教材编写被视为“相对容易完成”。排除出版社审稿不严、编辑水平有限等因素,受访学者表示,大学教材乱象背后根源是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不良学风。

  加强编写与出版监管

  如何才能保证教材编写出版的质量?施兵认为,在编写阶段就必须有预警措施,尤其是定期核查教师水平,把好编者这道关。韩璞庚认为,以教材编写作为科研成果无可厚非,但应该对这些专业教材编写建立检查和监督机制。

  “还可以建立教材编写的激励体系,鼓励优秀教材的产生。”柯平建议,同时应严格把关,由监管部门公布劣质教材“黑名单”,新闻出版机构定期抽查大学教材质量,对出版低质量教材的出版机构采取批评等措施。此外,韩璞庚认为,出版社应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如果有些出版社只为经济效益而放松对教材质量的要求,不仅不利于自身品牌的建设,而且不利于优质教材出版的整体环境的打造。”柳晴提出,出版方对一些原稿质量差的教材要敢于提意见或敢于拒绝。而这也对出版社编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出版社应尽到合理审查和精心编校的责任,对于专业方向的教材,必须由具备该领域知识的编辑进行审校,或者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读,以确保书稿的质量。”张编辑建议。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