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揭示史前人类饮食细节
2019年01月09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9日第1612期 作者:闫勇/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科学与公众协会新闻网1月2日刊登的一则消息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史前人类与古生物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金伯利·福克(Kimberly Foecke)利用有关肉类食物中氮同位素含量变化的实验,推导出欧洲史前人类的饮食细节。

  科学家对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进行氮同位素分析得知,尼安德特人等欧洲史前人类的饮食中有大量肉类。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中含有大量的氮-15。氮-15在植物中含量最少,而且它比氮-14更难分解,因此,其在食物链中更容易富集。氮-15可以作为古生物食用肉类的一个分析指标,因此有学者认为,由于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中存在大量的氮-15,所以他们的日常饮食中有大量的肉类。通过对比,人们发现尼安德特人骨骼中的氮-15含量,比完全以肉类为食的鬣狗等顶级食肉动物的还要高。

  尼安德特人是否单纯以肉类为食?此前,有考古学家通过尼安德特人牙齿化石的化学成分分析证明,尼安德特人的食谱中也有多种植物。但是尼安德特人骨骼中为什么还有高比例的氮-15?对此,福克进行了一个实验。为了确保其实验不受激素和抗生素的干扰并且尽可能接近史前肉类的成分,福克选取了有机牛肉作为实验对象。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环境的情况下,让这些牛肉在自然环境中存放。她发现,随着肉类的腐烂,其中的氮-15比例的确会发生变化。在第一周内,肉中含有大量水分,保证了各种微生物的活跃。活跃的微生物可以很快地分解氮-14,但是氮-15更多地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氮-15比例越来越高,腐肉的水分减少,臭味也随之减少,类似肉干。因此,福克认为,这个实验表明尼安德特人很可能有食用保存较久的肉制品的习惯。其原因可能是尼安德特人猎杀的大型动物可以供他们食用很久。福克的实验表明,保存方式和烹饪方式都会对肉类中的氮-15比例产生影响,仅通过古人类骨骼中氮-15比例来推断出他们单纯以肉类为食并不严谨。

  (闫勇/编译)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