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布全球科研论文调研报告合理界定科研人员实际贡献
2018年09月19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9日第1540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科研工作是一项严谨、烦琐且艰辛的工作,重大科学发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意味着科研论文产出的数量不可能太多。然而,9月12日,《自然》杂志官网发表的一篇美国研究团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自然科学领域,存在高产作者,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平均每五天发表一篇文章”。

  高产作者人数大量增加

  此次调研工作由斯坦福大学“元研究创新中心”教授约翰·伊奥尼迪斯(John Ioannidis)与费城科学技术策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理查德·卡尔文斯(Richard Klavans)、凯文·博亚克(Kevin Boyack)共同完成。他们针对全球知名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 database)2000—2016年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全球有9000位科学家能做到“非常高产”。这些高产作者每人年均发表至少72篇文章,也就是说,几乎每5天发表一篇文章。这些文章包括他们在报刊刊发的论文、会议论文、科研评论和综述等正式文章,不包括汇编文章、给报刊编辑的信件等非正式文章。

  伊奥尼迪斯说,这一结果令人疑惑。为此,他们必须列出这项研究可能存在的误差,例如作者人名识别错误。由于中文名字和韩文名字被翻译成英文后,当前的检索系统还无法很好地辨别作者身份,可能造成统计的错误。另外,文章也可能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如媒体文章、研讨会论文等,有可能内容大致相同,但被重复录入并计入总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同作者但名字相同,可能被计为同一作者。

  伊奥尼迪斯表示,鉴于上述原因,目前调查结果尚无法对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完全精确统计。然而,即使排除各种错误,结果也是令人震惊的。该研究的另一组数据也佐证了近年来高产作者激增的现象:从2001年到2014年,每年发表75篇以上文章的高产作者人数增加了20倍。

  重新思考团队贡献和署名方式

  在此次调研中,绝大多数的高产作者集中于物理学,占比86%,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物理学论文集中在高能物理领域。医学领域的高产作者也较多。研究人员表示,以高能粒子研究项目为例,很多项目由国际团队协作完成,有时一个团队的科研人数可能多达上千人。一些项目的多数参与者都会被列为论文作者,而有些科研人员可能并未真正撰写论文,只是做了一些修订工作。

  卡尔文斯表示,虽然这种高产状况令人诧异,但从全球角度来看,在现行科研体系下,目前他们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高产作者存在学术不当行为,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作者可能是科研小组负责人或者支持科研团体的财团利益相关者。

  该调研报告举例称,日本东北大学某材料科学家,是日本多所著名科学研究机构的成员。2000—2016年,此人有12年被界定为“高产作者”,即年发表论文量超过72篇。自1976年以来,他的名字在斯高帕斯数据库中出现了2566次。研究团队在这次研究中并无证据证明他有不端行为。但通过网络搜索,研究人员发现,相关新闻中提到他自己曾主动承认有7篇论文涉嫌“自我抄袭”。

  卡尔文斯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提醒人们思考,科研人员应如何在科学工作、科研小组中定义自己的身份,以及现行的署名方式能否真正反映出论文作者的实际贡献。

  1%的学者创造了99%的贡献

  数年前,伊奥尼迪斯、博亚克与卡尔文斯就曾做过相关研究。他们对1996—2011年全球1500万名科研人员及其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全球只有不到1%的科学家可以做到每年发表一篇论文,有人甚至需要数年或几十年时间才能发表一篇重要论文。同时,也存在一些高产的科学家,他们撰写文章的速度堪称“印刷机”。

  伊奥尼迪斯表示,他们研究发现,只有不到1%的科学家“占领了”顶尖学术杂志。在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中,这些优秀者的比例更是高达87%。虽然数量不一定等同于质量,但从另一个层面佐证了科学界的一句话:99%的科学发现来源于1%的科学家。这句话最早在1970年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Julius Axelrod)提出。虽然他并没有贬低其他科研工作者之意,但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科学界的真相,即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尤其重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量的基础科学和基层科研工作者的贡献应该被忽视。有关学者建议,论文并不是科研工作的全部,科研工作若想取得更好发展,更多地造福人类社会,需要注重一些薄弱环节的发展,如促进科学基础学科发展。

  此外,博亚克强调,应更多关注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往往对重大发现存在敏锐直觉,但其研究往往被更为年长和资深的导师或小组负责人所主导。科学界应改善管理思维,关注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和成果发布。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