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学者发现格陵兰岛维京人消失原因
2018年08月13日 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3日第1513期 作者: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8月7日,美联社新闻网刊登的一则新闻称,考古学家从欧洲中世纪海象牙制品中找到了维京人在格陵兰岛殖民地衰落的原因。

  1120—1400年是维京人在格陵兰岛聚居的高峰期。10世纪末,来自挪威的维京人红发埃里克(Erik the Red)发现了格陵兰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定居点,此后,他的后代和同胞又在当地建造了教堂和庄园。这个定居点一度居住了2000多人,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景象。不过到了15世纪,维京人在格陵兰岛的定居点被废弃,其背后的原因一直不为人知。

  挪威奥斯陆大学生态与进化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斯蒂安·斯达(Bastiaan Star)等人,对欧洲中世纪包括棋类、骰子和雕像等在内的海象牙制品进行了研究。此前,由于这些文物一直被欧洲各国的博物馆收藏,研究者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直到最近才获得许可。通过对样本的DNA检测,斯达等人发现其中有80%的海象牙来自格陵兰岛。当时海象牙制品属于奢侈品,格陵兰岛维京人在原料供应中处于近乎垄断地位,他们的社群也得以兴旺。而15世纪鼠疫的大爆发和小冰河期的开始让欧洲大陆对海象牙的需求大减,这或许是格陵兰岛维京人定居点消失的原因。

  (闫勇/编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