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同盟关系裂痕加深
美智库探讨跨大西洋关系走向
2018年06月06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6日第1466期 作者:王悠然

  5月30日,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举办题为“跨大西洋关系将从此走向哪里?”的研讨会。会上,威尔逊中心主席简·哈曼(Jane Harman)、欧盟驻美大使大卫·奥沙利文(David O’Sullivan)与前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围绕伊朗核协议、美欧贸易、欧洲政局等问题展开讨论。

  退出伊朗核协议使美国孤立

  就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问题,哈曼提出了四点看法。第一,协议没有破裂,美国不应退出。第二,美国与欧洲盟友达成一项补充协议是有益的。第三,如果没有一项协议,将难以控制伊朗的核行为。第四,伊朗核协议与朝鲜问题有关。哈曼说:“我和威尔逊中心的其他学者都认为,退出伊朗核协议会使美国孤立,更难与盟国合作应对其他挑战。美国的盟友已对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抛弃多边贸易协议等举措感到失望。我们的盟友尤其是欧洲盟友,曾帮助美国建立二战后的世界秩序,如果它们与其他国家结盟,美国将付出高昂代价。”

  阿什顿说,伊朗核协议是一个受到联合国安理会支持的国际性协议,其特殊性部分在于它将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聚集起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使其非常重要且引人关注。所以,在美国退出后,该协议能否存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签约方是否认为,它们还有必要继续留在这个失去了一个重要合作伙伴的协议内,以及美国此举释放出的信号是否会促使其他签约方寻找继续合作的办法。但也要记得,对伊朗而言,伊朗核协议的经济意义巨大;经济协议需要商界的参与,而商界会以利益最大化为依据作出商业性决定。所以,美国退出协议带来的挑战,不仅在于其他签约方是否会留在协议内,还在于这样做是否实际。

  奥沙利文表示,从5月召开的欧盟与西巴尔干地区峰会可以看出,欧盟在伊朗核协议上的立场很清楚:只要伊朗方面遵守协议,欧盟将全力维护该协议。不过,如阿什顿所言,真正的问题是,如果伊朗从协议中得不到任何益处,显然会提出“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协议?”的质疑。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协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继续给伊朗带来经济和商业利益。伊朗核问题是一个对欧洲甚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欧盟现在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确保伊朗在切实明确遵守核协议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继续从协议中获取一些经济回报。例如,欧盟将启用“阻断法令”以“阻断”美国制裁对欧盟企业的影响,并取消欧洲投资银行相关限制,允许该银行继续为欧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伊朗的投资提供融资支持。但不要忘记,核协议的签约方还有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它们各自的做法也会产生影响。

  美欧贸易关系处于压力之下

  哈曼谈到,自特朗普宣布将对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以来,美欧贸易关系就处在压力之下。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同时,特朗普还表示将重启对伊朗的次级制裁,这意味着与伊朗有密切商贸往来的欧洲银行和企业在3—6个月的缓冲期结束后恐怕会遭到“连坐”,这令人担忧美欧之间将打响“贸易战”。欧盟认为,美国对从欧洲合法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或施加其他限制是不合理的。奥沙利文说,美欧“贸易战”不仅是欧盟不愿看到的,而且是不必要的。据他了解,这些进口产品多是高质量、高价值产品,常被输送至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因为这些原材料很难从美国本地获得。所以,欧盟不理解美国加征关税的逻辑。对于美国取消欧盟的关税豁免权,欧盟将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并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但这不是欧盟希望发生的——欧盟与西巴尔干地区峰会后,欧盟领导人已明确表达了在能源、工业产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世贸组织规则改革等领域与美国加强合作的意愿。

  哈曼还提到,近日,美国宣布启动“232调查”以确认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但美国很多城市是欧洲汽车的制造中心,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贸易对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就业都有利,因此自由开放的贸易才是更好的选择。奥沙利文则说:“‘232调查’估计会在美国引发热议,我了解到美国汽车行业对政府此举并不赞同。我想,无需‘外人’评论,许多美国人就会感到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汽车加税于美国无益。”

  从长期视角看欧盟未来

  威尔逊中心中东项目研究员罗宾·莱特(Robin Wright)表示,英国脱离欧盟、默克尔在德国影响力下降、民粹主义政党将组建意大利新政府、欧元下跌……欧洲局势变化频生,让一些人对欧盟的实力、凝聚力、有效性打上了问号。对此,奥沙利文表示,欧盟能够多次从过往的“解体危机”中存活下来,因此不应低估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承诺的坚定程度。奥沙利文认为,人们需要退后一步来看待欧盟的“持久性”。事实上,据5月23日发布的欧盟官方民意调查“欧洲晴雨表”显示,2/3的欧洲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因加入欧盟而有所获益,这一比例达到了1983年以来的最高值;60%的欧洲人认为取得欧盟成员国身份是一件好事。“当然,欧盟一向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后也将如此,毕竟近30个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为欧洲一体化事业服务的近40年里,我切身观察并感受到了一体化带来的种种便利,我相信欧洲人短时间内不会放弃这些便利。”奥沙利文说,“英国情况稍显特殊,因为英国人一直对欧洲一体化的本质抱有深刻怀疑。欧盟对英国的退出感到遗憾,但我认为‘脱欧’更多地会给英国自身而非其他欧盟成员国带来问题,后者对欧盟持较积极乐观的态度。”

  (本报华盛顿6月2日电)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