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认为:创新性可以后天培养
2018年04月23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23日第1436期 作者:赵琪/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创新者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4月1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官网报道,该校经济学院教授格拉夫·兹文(Graff Zivin)和管理学院教授伊丽莎白·里昂(Elizabeth Lyons)设计了一项竞赛,以此研究是否被动创新者的创造力低于天生就喜欢创新的创新者。此前有很多研究提到,创新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个人素质,只有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才能成为创新者。

  学者认为,创新性是否能够后天培养,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凡的意义。兹文和里昂在该校举办了一场创新竞赛,吸引了100名学生参与,他们被认为是天生具有创新个性的人。为了区分出哪些人是被动创新者,二人决定在竞赛截止日期之前,给获得参赛资格但未注册的学生提供100美元奖励,最后有90人参与,他们被认为是被动创新者。研究人员组织了一组专业评委对参与者的创新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功能、用户使用方便程度、新奇性、潜在商业价值4个方面。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表现能力有信心,那么,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后,他的创新能力会提升,创新成果也会受到广泛认可。简单来说,克服心理障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与这个人在哪个组无关。

  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探索心理因素与创新性的关系,他们对每位参与者进行了建立信心的外界干预措施。结果发现,成绩高于平均成绩的学生在受到外界鼓励后创新性变差;而低于平均成绩的参与者得到外界鼓励后创新性会变好。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创新者的创造性可以通过外界诱导产生,还与创新者是否能够建立自信有关。了解促进创新发生的条件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还可以为新发明的产生提供新见解。

  (赵琪/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