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交流有助学者职场转换
2018年03月30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30日第1422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如今,对于获得博士学位或有过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专业人员,选择科研单位已不再是择业的首选,其中很多人开始将就业目光转向产业领域。那么,从学术到产业,人才该如何流动和适应?近日,《自然》官网针对此话题发起了新一轮讨论,众多国外学者各抒己见。

  从注重科研能力到团队协作

  澳大利亚某高校免疫肿瘤学家马基恩·比克(Martijn Bijker)在决定从学术界转到工业界时,请一位朋友审阅了他的简历。朋友建议他在简历中突出合作技能和执行工作要求的能力。之前,比克倾向于突出个人成就,但朋友的建议让他意识到进入企业做研究工作时,要重视职场合作。随后,比克完成了从学术机构到一家制药公司的转型之路。

  据《自然》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越来越多具有博士学位的在职者和毕业生开始转到产业领域。以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为例,最新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工业领域就业。

  《自然》官网撰稿人肯德尔·鲍威尔(Kendall Powell)近日发表文章称,学术界和工业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也面临着不同的竞争生态。工业领域对个体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等都有要求,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仅仅依赖其科研能力。

  鲍威尔认为,意欲在产业领域寻求工作的研究人员,必须从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引用率上,转到如何向企业推介自己可以为团队带来的合作价值。

  多途径了解业界需求

  印度班加罗尔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生物材料科学家普拉文·维尤拉(Praveen Vemula)对记者表示,在工业领域就业,对习惯了学术界的人们来说,最困难的就是要适应相对狭隘的研究目标。人们在工业界可能无法完全实践自己的想法。比如,生物研究要与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有紧密联系,而这些研究必须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

  维尤拉表示,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希望聘用博士和博士后的公司,尤其对应聘者对公司和产业缺乏了解感到沮丧。例如,如果细胞生物学家在生物技术公司专门从事癌症治疗的制药研发,那他必须了解与其他制药商的竞争状况。这不仅仅涉及学术本身,还包括竞争、成本、管理、价格策略等诸多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比克认为,通过专业协会,可以帮助博士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公司运作情况。比如,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妇女科学协会分会就会为其成员提供当地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的参观活动,通过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更多业界博士生能更好地了解产业领域的工作状况。

  帮助初级研究人员与行业领导者建立联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据悉,澳大利亚在2017年启动了一项旨在鼓励博士生与行业导师进行合作的计划,通过从行业里寻找导师来引导博士生建立职场概念和职场关系;在美国40所大学中,有14所大学参与了一项名为STEM项目的行业指导网络,该项目将约200名学生与行业导师进行了匹配,学生每月都要与导师见面,在导师的指导下参观工作场所或参加行业活动。

  有学者表示,应该有相关学术顾问辅导博士生在产业领域的就业。另有学者建议,在学生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展开学术与企业的对话,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学生提供了拓展人脉的机会。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