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018年展望:推进包容发展
2017年12月29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9日第1363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12月22日,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各伯·芬克·柯克加德(Jacob Funk Kirkegaard)在该所官网发文表示,欧盟一体化面临内外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性改革措施,以提振欧盟经济,增强欧盟凝聚力。2018年欧盟将面临哪些挑战,这会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影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学者。

  民粹主义挑战欧洲一体化

  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马修·古德温(Matthew Goodwi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法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大选中,极右翼政党并未当选为执政党,但民粹主义仍将影响欧盟2018年的发展,不应轻视其带来的挑战。深入了解民众的态度对于欧盟未来发展有借鉴意义。

  古德温表示,奥地利右翼政治力量影响增大。12月18日,奥地利新一届内阁在维也纳正式就职,奥地利人民党主席库尔茨就任奥地利总理,与右翼民粹色彩浓厚的自由党组阁联合执政。2017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中,具有反对欧盟、反对移民倾向的德国选择党获得了12.6%的选票和联邦议院94个席位,这是德国二战后历史上民粹主义色彩最强烈的选举结果。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选择与中左翼社会民主党再次缔结“大联合政府”,那么在许多选民的眼中,这个联盟会成为主流的唯一选择。然而,组阁谈判可能会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将可能重新选举,或组建少数党政府。所有这些事件都反映了欧洲政治局势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剧。事实上,最新研究表明,欧洲的政治制度从未像现在这样不稳定,民众对主流党派的支持度下降,而民粹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正变得与传统右翼和左翼之间的差异一样重要。

  古德温认为,2018年,民粹主义对欧盟的挑战将在意大利、匈牙利和瑞典的选举中有所反映。这些国家将因不同国情而面临欧洲怀疑论、极右翼势力对欧盟认同感不同程度的挑战。意大利尤其值得关注,因为意大利金融市场较为脆弱,政治格局较为分散。当前执政的中左翼正在被具有民粹主义色彩右翼政党挤压。意大利民粹主义抬头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民众对难民危机的愤怒和对身为欧盟成员国的不安。近期有调查显示,只有不足40%的意大利人认为,保持欧盟成员国身份对意大利有益。而匈牙利的最新民调显示,匈牙利总理维克托及其领导的民粹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的青年民主党获得了57%的支持率。这不仅将维持东欧对欧盟处理难民危机不满的局面,还会引起人们对民主倒退的担心。而瑞典的选举很可能会是社会民主党连任。但是,极右翼瑞典民主党的得票率将成为观察难民危机和反欧盟情绪在北欧如何蔓延的一个指标。

  古德温表示,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已经过去了近18个月,尽管英国民众对于“脱欧”带来的经济影响较为悲观,但英国人并没有明显改变“脱欧”的态度。最新民调显示,44%的受访民众认为“脱欧”是正确的,45%的受访者认为“脱欧”决定不正确,11%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完全转变英国民众的态度可能性较小,未来英国政府可能付诸行动,使反对“脱欧”的民众改变观念。

  深化欧盟改革增强身份认同

  柯克加德提出,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了最新经济规划,包括未来18个月的具体行动议程,以及2019—2025年的中长期目标。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欧洲货币联盟的统一性以及运行效率,增加就业,带动投资,提高社会公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曾发布一份报告,揭示欧盟公众与精英群体对于欧洲一体化等问题认知的较大差异性。相较而言,精英更认可欧洲一体化的益处,并对未来更加乐观;而大部分民众对欧盟未来持负面态度,同时,对恐怖袭击与移民危机对欧盟未来的影响深感忧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晨表示,欧洲一体化在启动之初即为一项自上而下、由精英推动和设计的巨型政治经济“工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欧洲普通民众虽然对一体化并不了解,但也不排斥,这被一些学者称为“宽容共识”。但随着欧盟权力的扩张,欧洲普通民众日益感受到它的存在,对它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后,欧洲一体化的路径逐渐向新自由主义靠拢,以产业工人、乡镇居民等为代表的民众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之中,收入和就业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获得感不强,并出现了被欧盟“边缘化”的心理。这是欧洲精英与民众对欧洲一体化认知差异拉大的主要原因。

  古德温认为,身份认同是未来欧盟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尽管欧元区经济增长复苏可期。如果欧盟希望真正削弱民粹主义的影响力,就需要深化改革,增强欧盟民众的身份认同感。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