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出口优势地位下降
2017年12月01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日第13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近些年,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份额逐年提高,这既强化了全球贸易关系,又使得全球贸易体系变得更加专业化。当前,只有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出口市场站稳脚跟。

  欧洲过去在出口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据波兰社会和经济研究中心11月16日发布的《全球背景下欧盟出口的未来发展》报告显示,就制造业而言,欧盟在全球贸易中的出口比重下降,已经从1967年的22%下降到2017年的15%,其他很多行业的出口比重也在缩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本报记者对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欧洲工业复兴战略”成果有限

  欧盟委员会在2014年就提出了“欧洲工业复兴战略”,目的是提高欧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只有保持出口稳定才能保证欧盟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但该战略计划推出以来,取得的成果有限。

  对此,维也纳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桑德拉·莱特纳(Sandra M. Leitner)认为,欧盟出口比重一直在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扩大了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从2000年开始,新兴市场也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重要参与者。就目前而言,欧盟在化学、机械、运输设备、食物酒类和纸类出口方面还保有优势,但其他行业出口比重一直在萎缩。

  莱特纳认为,人力资本也是影响欧盟出口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水平是处于初级产品阶段,还是能够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过去,欧盟成员国一直以为自己拥有大量技术娴熟的工人,但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全球劳动力市场,欧盟成年人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的后果已经显现,有相当一部分欧洲人仅完成了初级教育,达到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口不足欧盟全部人口的20%。相比其他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培养人才,欧盟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缓慢,且缺乏积极的技术移民政策,无法吸引外部高端人才流入,这些均导致欧盟出口渐渐失去优势地位。

  比利时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西尔维亚·默尔(Silvia Merler)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欧盟制造产业过于集中。如德国在欧盟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25%,意大利、法国都在10%左右,荷兰、比利时略低于10%,剩余其他所有国家比重都不足5%。出口贸易的严重不平衡,引发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经济相对较弱国家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小,欧盟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力。

  多举措促使欧盟经济更加均衡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默尔提到,从目前全球出口市场来看,高科技及其相关行业逐渐受到青睐。所以,欧盟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要调整出口结构,努力向高科技行业转型。这对传统的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来说,也是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默尔还提到,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加强在技能培训体系、研究政策、汇率政策等多方面的高度统一,这是欧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欧盟还需为特定的行业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如鼓励纺织、皮革行业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细分后,企业只要能专注于自己的质量和技术优势,就会慢慢打开国际贸易市场。

  德国和奥地利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比较完善,而在其他欧盟国家还处于初级阶段。默尔还提到,欧盟应该注重提升生产力。随着国际出口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欧盟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在加大,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变得十分关键。为此,欧盟应该完善工人的保障制度,增加对工人技能的培养,尤其是中高等技能。对企业来说,员工和员工的技能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先进的设备需要工人来操控,最具想象力的想法也需要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呈现。

  在默尔看来,欧盟未来还应该走集群式发展模式,在最有利的地理位置集中多种资源建设相关联的企业,既能够提升产业价值和促进产品升级,也会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得欧盟经济活动更加均衡。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