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把握人工智能写作发展方向
“机器人记者”报道体育赛事引发热议
2017年11月15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15日第133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阳

  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的生活也许是这样的:浏览的新闻出自“机器人记者”之手;体育赛事由“机器评论员”解说;书店里与《唐诗三百首》并排摆放的是“机器人诗集”。事实上,当人们以为这些场景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时,人工智能写作已经悄然来临。

  “机器人记者”胜在速度

  8月,英超足球联赛首轮比赛正式开赛。与往年不同的是,韩国球迷看到了一种新的赛事报道模式。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一位名为Soccerbot的“机器人记者”于开赛之际在韩国联合通讯社正式上岗,负责快速报道比赛情况。据介绍,“机器人记者”在写稿过程中,能够实时掌握比赛情况及结果,并随时调用稿件数据库,因此,它不仅可以快速写稿,还能在比赛结束后1—2秒内将稿件上网,而且稿件质量不亚于专业体育记者。

  此次韩国媒体启用“机器人记者”进行赛事报道引发了韩国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每日邮报》刊文表示,用英语写稿的“机器人记者”的诞生将不再遥远。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机器人记者”的诞生是走向基于技术的媒体业的重大事件。韩国联合通讯社表示,将以此“机器人记者”为契机,不断推广“机器人记者”的适用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新闻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并以此引领并打造全新的媒体环境。该通讯社还计划在2018年2月开幕的平昌冬奥会上启用“奥运新闻机器人”。

  事实上,“机器人记者”正在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中被迅速推广和应用。某日媒驻北京记者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本部分媒体已经开始在简单的体育新闻报道中使用“机器人记者”作为助手,协助记者处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

  可掌握学识但无法体会情感

  在诗歌创作方面,“人工智能写作”所谓的“作品”算不算诗歌、有没有诗意等问题,目前还处于论争之中。许多爱诗、懂诗、怀诗情、擅作诗的人对“人工智能诗歌”提出了质疑。然而,当“人工智能诗人”已经通过著名的“图灵测试”,人们有理由预测,未来“人工智能诗歌”将会变得越来越人机莫辨。

  “图灵测试”由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者艾伦·图灵发明,其主要内容是将测试者与被测试者隔离,再通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的交流,让测试者判断被测试者是人类还是机器。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作出确定的判断,被测试者若是机器,它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2016年,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官网宣布,由该中心研发的“人工智能诗人”创作的诗词中,有31%被唐诗研究专家认为是由人类创作的。由此可见,要甄别出是否是“人工智能诗歌”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那么,机器人会不会超越诗人?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看来,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他表示,中国古往今来的所有诗人,大体可以分为伟大诗人、优秀诗人、诗匠和诗歌爱好者这四个层级。其中,诗歌爱好者人数最多,作品数量庞大。他们当中如果有一些人熟悉诗词格律,能够写出符合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作品,则可以称为诗匠。

  相对于人类,“人工智能诗人”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掌握大量古代诗词中的词汇和意象;二是不会违背古典诗词的格律。因此,它们能够轻易地超越诗歌爱好者,写出词汇丰富而又格律严谨的诗词,从而达到诗匠这一层级。但是,正如清代诗人、诗歌批评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所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诗歌创作是人类想象力最高级的表现之一,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人工智能可以掌握人类的学识,但体会不到人类的情感,更没有人类的胸襟抱负,也就无法创作出“第一等真诗”。

  同时事实证明,“人工智能诗人”的出现,不但没有影响诗人吟诗作赋的兴致,反而引起大众对诗歌的关注,并激发起更多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这种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也许正是“人工智能写作”未来发展的前景。

  深度思考是人类竞争的关键

  随着人工心理、人工情感、形象思维数字化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写作”时代的到来显然已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让“人工智能写作”成为人类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助手而不是对手,成为所有记者、作家、文学研究者和文艺理论家需要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某日媒驻北京记者表示,未来诸如政府或企业发布公告、体育比赛的统计数据或结论等简单的新闻稿件,固然可以交由“机器人记者”代劳。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新闻报道,“机器人记者”可能就无法胜任了。因为任何优秀的新闻作品,都离不开深度扎实的采访工作。而采访者高超的谈话技巧、独特的切入视角、深刻的人性洞察,甚至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无言的心灵沟通,都是“机器人记者”无法取代的。然而,随着“机器人记者”的进步,人们对于人类记者撰写的新闻稿件的质量将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平庸记者可能会被淘汰,而那些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策划独家选题、进行独家采访、撰写独家稿件的记者将得到“机器人记者”的辅助,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