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看待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科技性失业”将以何种方式到来?
2017年08月04日 07: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日第1262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上偶现某些工作或职位因人工智能技术而消失的报道,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究竟是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还是引发更多人失业?对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和学者参与到了关于“科技性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的讨论中。

  创造性工作恐被人工智能取代

  科技性失业又称技术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资本、技术密集性方法,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替代人类的劳动,导致失业增加,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美国圣母大学道德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托马斯·D. 威廉姆斯(Thomas D. Williams)表示,世界经济论坛曾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将使人类减少50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世界经济论坛对未来的就业市场作出过严峻警告,人工智能会改写岗位模式,较低端岗位和部分大数据可取代的智力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不久前,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报道了人工智能崛起会造成未来大量劳动人口冗余。报道援引学者观点表示,人工智能和超能技术的发展正在超越人类的驾驭能力。如果人工智能继续进化,未来人们将丧失赖以为生的大量工作。然而,也有学者表示,对人工智能的恐慌其实历史上已有类似版本,只不过当时是对机械化的恐慌。机械化使很多产业工人失业,但却并没有使大部分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相反,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轻松。

  有学者表示,如今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慌,多源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超强进化能力。深度学习旨在模拟人脑结构建立大规模神经网络,在数据支持下,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在此状况下,除了简单的操作性工作会被取代外,大量认知工作甚至部分创造性工作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自动化作业的确会改写现有的工作模式,至少目前大量的工作岗位将不复存在。

  大量新岗位正应运而生

  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并非都是相对低端的岗位。曾就职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安东尼·戈德布卢姆(Anthony Goldbloom)表示,包括常规公司审计、一些文案撰写、审查法律合同、检查医疗图像等,都会被自动化作业取代,尤其在数据处理方面,人工智能的表现要好于人类。然而,人类也有突破口,如创意和战略方面的专业人士。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Touche)研究团队针对高科技对人们工作的影响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制造业、农业等方面的工作机会在大量减少,但科技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岗位。例如,在创意、科技和商业服务等行业,有大批新岗位正在被创造出来。

  研究人员举例说,英国的农业受科技影响较大,过去在英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接近100万,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6%。但是,现在英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数大约只有5万,仅占劳动人口总数的0.5%。另外,制造业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然而,很多行业的就业岗位也在增加,如过去20年间,英国教育培训支持行业的工作岗位数量增长了580%;福利事业、青年住房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岗位数量增长了183%。研究人员认为,此消彼长现象仍然是各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成为人们探讨的重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都在忧虑:未来究竟会有多少人类的工作会被机器全部或部分取代?很显然,解决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造成的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部门互相联动、共同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任何时代,社会学家、立法者和执政者都会考虑到技术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就业失衡,并从政策层面做出相应的保障。

  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负责人伊藤穰一(Joichi Ito)所言,从宏观角度来看,无法否认人们会因新技术导致失业并恐慌,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某些领域又会诞生新的工作岗位。人类应该相信,每一次技术进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福音而不是灾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