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强国崛起势头强劲
全球科学发展多极化局面形成
2017年07月14日 07: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14日第124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俊美

  近日,比利时智库布勒哲尔(Bruegel)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瑞海德·沃格勒斯(Reinhilde Veugelers)于该机构官网撰文称,当前中国在科技研发领域投入的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欧盟,科技出版物的数量与美国相近,培养了大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博士。从目前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与产出来看,中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将成为现实。

  中国研发投入占世界总量20%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行政教育中心主任克里斯多夫·沃什(Christopher Va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他表示,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在“十三五”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十分注重产品、服务与技术的自主设计与创新。

  沃格勒斯在文章中称,中国十分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中国科技崛起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加大研发投入。目前中国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了美国与欧盟,研发投入总额已经占到世界总量的20%。

  沃格勒斯称赞了中国在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方面日渐卓越的表现。他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崛起并非偶然。中国成功地将科学技术发展融入经济增长之中,并不断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欧美人才吸引力减弱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学生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去留学,接受良好教育后回到祖国,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建设。

  沃格勒斯坦言,尽管留美学生的数量依然在增长,但经合组织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中,留美学生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25%降至2013年的19%。中国留美博士生数量从2009年开始下降,虽然下降的数量不多,但也预示着中国学生开始更多地选择在国内攻读博士。沃格勒斯称,中国为吸引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提供工作、住房、经费、设备以及优惠的税收待遇等。

  美国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高度依赖移民,特别是亚洲移民,因此中国科技的崛起引发了美国社会对自身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担忧。近期美国愈加严格的移民政策,以及政府有意降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金数额,进一步加重了美国社会这种疑虑情绪。

  欧盟各国一直致力于在科技领域赶超美国。沃格勒斯表示,目前欧盟各国也面临着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问题。欧盟一直注重维持与发展统一研究市场,为欧盟内部研究人员的流动扫清障碍。尽管欧洲被视为一个公开研究区域,但沃格勒斯认为,其国际战略是在欧盟的支持下形成的,属于欧盟内部合作,存在忽略美国、亚洲国家等国家的问题。

  国际合作提升研究水平

  国际合作可以帮助不同国家科学家间的交流,更容易诞生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沃格勒斯分析称,美国是中国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中美科学家间的流动会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相比之下,欧盟与中国的合作就没有那么密切。欧盟各国对于国际科学合作的意愿虽然很强,但欧盟内部合作永远是其国际合作的重点。

  沃格勒斯认为,中国的科技崛起不仅会对全球科技创新、创业造成影响,还会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欧盟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领域增长十分迅速。沃格勒斯举了中国企业华为的例子。华为在很短时间内便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的前十名,近几年还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记录的提交专利申请最多的企业。

  沃格勒斯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地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投资,并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予以重视,为建设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不断努力,也因此促进了全球科学发展多极化局面的形成。中国科学发展的模式虽然更为本土化,但也在源源不断地将人才输送到世界各地,国内也在加大培养和吸引人才的力度。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